岛内军事专家、前台海军军官学校校长谭传毅今日撰文分析美国迟不交付台湾F-16V战

文史啊旺 2025-11-04 14:55:08

岛内军事专家、前台海军军官学校校长谭传毅今日撰文分析美国迟不交付台湾F-16V战机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有三个:一、稀土原料遭中国制裁而短缺,已经卡住了美国制造F-16V的脖子; 二、美国军工复合体产能与供应链严重不足;三、乌克兰和以色列等国的优先等级更高。 谭传毅作为岛内军事圈的老手,最近发文直戳美国交付F-16V战机的痛点,说白了就是三方面原因把事儿给耽搁了。先说稀土这档子事儿,中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国军工的脖子。F-16V这种战机需要高性能稀土磁体来做引擎和电子系统,这些玩意儿美国几乎全靠中国供应。数据显示,美国国防工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80%以上,尤其是精炼加工环节,中国占全球九成市场。中国从今年四月起加强出口审查,针对军事用途的产品卡得更严,导致美国生产线缺货严重。举个例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F-16V的生产,本来计划按时出货,结果稀土短缺让磁体部件跟不上,战机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和推进系统组装卡壳。专家分析,这种依赖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甩掉的,美国本土矿产开发虽在推进,但提炼技术落后,还得靠盟友澳大利亚的原矿运到中国加工。结果呢,管制一出,美国军方连F-35的交付都受影响,隐身涂层和引擎稳定性出问题,更别提F-16V了。这事儿暴露美国供应链的软肋,短期内没法逆转,台湾订单自然就遭殃。 二战后美国工业下滑已久,新冠疫情雪上加霜,工厂停摆、工人流失、零部件断供一堆事儿集中爆发。国防部报告显示,供应链不稳直接导致军工产能低迷,产品价格还年年涨。具体到F-16V,台湾2019年签的订单价值2472亿新台币,原定2027年全交,但到现在累计延误超300天,第一架从2023年初推到2025年中。原因呢,系统集成出岔子,软件模块和芯片供应不上,洛克希德·马丁的格林维尔厂区生产线时开时停。劳动力短缺也是大麻烦,熟练技工跳槽多,新人培训跟不上,招聘难上加难。全球物流堵塞加剧这一切,集装箱堆在港口,关键部件像飞行控制软件迟迟不到位。通胀推高成本,原材料涨价让预算超支,国防部得调整资金分配。这些结构性毛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乌克兰冲突和中东局势一叠加,美国军工厂更顾不上台湾的单子。台湾防务建设因此吃亏,空缺的战力没法及时补上,整体计划被拖后腿。 第三点,其他国家的优先级更高,美国得先顾乌克兰和以色列这些热点盟友。国防部分配资源时,把这些地方的冲突需求摆在前头,台湾的F-16V订单只能靠边站。乌克兰战事需要速递弹药和防空系统,美国援助超500亿美元,包括F-16部件转移,直接挤占全球交付链。以色列面对中东威胁,也要即时补导弹,铁穹系统部件优先生产。台湾虽有25项军售案,但至少3案延宕,包括F-16V和配套的AGM-154C滑翔炸弹。美国战略考量摆在那儿,印太地区重要,但欧洲和中东当前更急,资源倾斜让台湾等得花儿都谢了。数据显示,美国积欠台湾6600亿军售,66架战机至今零交付。这不光是产能问题,还牵扯地缘政治,美国用台湾当工具遏制中国,一旦自家利益受损,就牺牲台湾的份额。谭传毅的分析点明这点,台湾寄望美国支持,本质上把命交给别人,安全保障成空谈。 这三点原因互相咬合,形成恶性循环。稀土管制不光卡F-16V,还影响整个美国国防供应链,报告指出 Pentagon 30%的项目受波及。产能不足放大短缺效应,工人罢工和供应链中断让生产雪上加霜,洛克希德罢工潮就拖累导弹和战机进度。优先级排序则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美国得平衡乌克兰、以色列和自家库存,台湾订单被推后是必然。台湾国防部长承认交付“挑战性大”,不单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全球资源分配。中国媒体抓住这事儿讽刺台湾“妄想”靠军购独立,凸显美国承诺的虚伪。长远看,美国想脱钩稀土依赖,推进本土和盟友矿产开发,但建厂需几年,短期内还得忍痛。中国延缓部分管制后,美国军工稍喘口气,但F-16V延误已成定局。台湾得面对现实,防务不能全赌美国,内部调整成关键。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