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听完王家卫那个录音,我半天没缓过神来。 他说,想拿捏唐嫣这种人,就让给她

中年人笔记 2025-11-04 14:05:41

我天,听完王家卫那个录音,我半天没缓过神来。 他说,想拿捏唐嫣这种人,就让给她上课的老师,永远比她先到。 让她觉得自己迟到了,让她理亏。 这套操作,说白了就是精准利用人的愧疚感。不光在剧组,职场里这种软刀子见得太多了。老板半夜在工作群发消息,你回不回?第二天发现别人都回了,就你“没看见”,立马矮人一截。这种压力根本不用明说,自己就先慌了。 王家卫这招狠在哪?他摸透了老实人的心理开关。唐嫣那种认真敬业的演员,本身自律性强,反而更容易被“规矩”绑架。你让她真迟到一次,她可能比导演还难受。这种微妙的心理控制,比直接骂人厉害多了。 网上有人扒出《繁花》拍摄细节。唐嫣为了汪小姐这个角色,三年几乎没接别的戏。高强度排练还要被这种“时间游戏”考验,光是听着都累。但效果确实出来了,汪小姐那种紧绷的、生怕行差踏错的状态,演得特别真。 艺术创作需要突破,这能理解。可这种方式总让人觉得别扭。好比为了炒菜好吃,不停往锅里滴冰水,厨师是练出反应了,但锅迟早要裂。李梦在《隐秘的角落》剧组被换角,也是因为团队觉得太难配合。有时候逼太紧,反而会毁掉好苗子。 其实普通人更惨。职场里哪有导演喊卡的机会?上司一句“大家自愿加班”,年轻人就得赔上全部社交生活。前两天看到新闻,有公司用算法统计员工摸鱼时间,连厕所上多久都打分。这跟王家卫的“早到课”本质有啥区别?都是制造无形压力。 老实人为什么总吃亏?因为道德感太强,自我惩罚机制先启动了。别人还没说什么,自己先反省半天。现在流行说“顿感力”,其实就是学会对这类软控制脱敏。你的礼貌不该成为别人的抓手。 唐嫣后来在采访里说,那三年像修行。语气挺平静的,但听着有点心酸。好演员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拿捏。创作需要信任,而不是算计。 说到底,别人给你设定的游戏规则,未必就要跟着玩。遇到那种总让你“欠着”的人,早点识破也是成长。善良不该被当成弱点,规矩不是单方面的枷锁。 你们说呢?这种高级PUA是不是现在越来越常见了?

0 阅读:0
中年人笔记

中年人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