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给400万平方公里都不要?叶利钦当年放手中亚五国的真相,普京如今重铺棋局

椰子说历史 2025-11-03 13:41:48

白给都不要?俄罗斯拒绝400万平方公里土地,现在后悔了吗? 白给的地盘摆在桌上,俄罗斯当时没接,中亚五国敲门说想继续在一起,叶利钦挥手,说散了吧,过了这么多年,大家常问一句,俄罗斯心里有没有变。 我更愿意把那一刻看成一张账单翻开,叶利钦挑重点,留下能保命的行项,普京现在把边上的项目再往回收拾,不是翻旧账,是把这条路再铺平一点。 先把五个名字摆出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跟俄罗斯不是点头之交,是从沙皇时期一路打包带走的老相识,苏联上马工业,这几块地被当成资源库,棉花往外出,天然气往外输,水电矿山一层层叠起来,机器设备技术人员从莫斯科过去,厂子一线一线地接。 地形看着空旷,位置一点也不空,阿富汗方向的风往这儿吹,西部又贴着中国的边,苏联年代还把很多俄语人群迁去哈萨克,阿拉木图街头说俄语的比比皆是,按常理,这样的地方,俄罗斯该握着不撒手。 叶利钦当时没多绕弯,把手松开,中亚五国你们走自己的路,俄罗斯把口粮先保住,账本必须先稳住。 那会儿的俄罗斯,名字听着像继承人,实际上更像一个家底散了的旧屋主,土地人口核武器都还在手里,工业开工率掉到谷底,通货膨胀一层一层往上叠,卢布在街上换东西的价码一天一变,地铁口有人拿老物件当现金用,外汇储备薄薄一页,政府工资都要抻着数。 中亚五国过来提议,说你出技术我出资源,独联体这块招牌还挂着,叶利钦把补贴那一列往下看,棉花粮食机械社会福利驻军这些项,每年都要出一大笔,俄罗斯这边财政脆弱,压力一压就弯。 再看地理,中亚几国都是内陆,海港没有,外贸得走陆路,出口能力要靠邻居帮忙,各自的政治安排也在调整,乌兹别克斯坦权力高度集中,土库曼斯坦社会运行方式很封闭,塔吉克和吉尔吉斯在族群和地区之间需要不断协调,哈萨克斯坦相对平稳,内部俄语人群和本族群之间也有敏感点,这一串因素摆在那儿,谁接盘谁就要搭一套完整的管理和保障。 俄罗斯那时要做的就是先把重量放下,这叫减负,不是把人丢在路边,是把关系从同一个屋檐下搬到各自的门牌号里。 各自拿了钥匙这三十年,哈萨克斯坦靠油气和矿产把经济撑起来,GDP涨得很快,首都搬到草原新城,城市天际线一座一座建起来,治理上还在继续优化,二〇二二年油价波动带来社会冲击,俄罗斯派出力量协助稳定,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一直是支柱,农业结构改着改着,外出务工成为重要渠道,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充足,出口很倚重中国市场,国内信息管控很严,吉尔吉斯斯坦领导层变化次数多,政治竞争频繁,经济里侨汇和金矿占比高,塔吉克斯坦九十年代经历过内部战争,后来逐步恢复,劳务输出到俄罗斯成为常态。 把目光挪回现在,普京去了杜尚别,和中亚五国坐在一张桌上,能源物流边防金融一项一项签,十六个协议捆在一起,这场面背后是俄罗斯把地图重新摊开,西向通道受阻,黑海和波罗的海的窗口都小了,制裁把金融和货物链条卡住,俄罗斯得找另一条线,把货走起来,把钱转起来。 中亚的地理恰好卡在中国和欧洲的间隙,油气铁路商贸交汇在这片平原和山地之间,普京要的是通道,把线连到中国伊朗南亚土耳其,做一个外环,把外部限制换成内部循环,这种操作离不开旧时代留下的东西,俄语在那边还是通用,军校教材还在走那套体系,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这块会把莫斯科作为选项,电视节目文化圈子日常都在用,软性的连接没断。 这几年中亚五国自己也把手里的牌练熟了,嘴上说友好,手里是多向度安排,和中国谈铁路和管道,和欧洲美国拉投资修公路和矿山,和俄罗斯做安全合作和演训,哈萨克斯坦做转口贸易,货物流转有了新路径,乌兹别克斯坦在能源出口上找平衡点,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管道连到中国,俄罗斯那边有时也会经由它转手。 现在的关系更像一个多边桌面,俄罗斯不是倾倒上去的那一方,中亚五国也不是等着被端饭,彼此把节奏调到对的拍子,利益一块一块地分摊。 从中国的视角看,俄罗斯和中亚对稳的关系,不是零和,更多是一种增加安全感的安排,“一带一路”的项目在这块铺开很多,天然气管道,高速公路,跨境电商节点,中国和中亚的贸易已经很深,我们重视的是这片区域的平稳和互联,谁来开会谁来讲话都只是形式。 如果俄罗斯能帮着把风险降下去,是加分项,如果把旧式势力范围那套搬回来,中亚五国有没有意愿,是桌上需要问清楚的,大家都把实用效果放第一位。 回到开头,白给的地不接,是当时对自身状态的判断,三十年后再去把关系补上,是如今对地缘局面的选择,历史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那一刻能做的动作,和下一刻需要承担的结果。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