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

颜冬白云 2025-11-03 11:15:24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汉字在朝鲜半岛扎根两千多年,三国时期文人用汉字赋诗,史官靠汉字修史,连公元 414 年的 “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 都用着魏晋骈文体。可 1945 年日本投降后,韩国把汉字跟日文一起当成了 “外来糟粕”,一门心思要搞 “韩文纯洁化”。   1948 年李承晚政府推《韩文专用法》,结果立马出了洋相。“义士” 和 “医师” 发音一样,学生竟以为安重根是医生。首次去汉字化草草收场,可朴正熙执政时又来劲,1970 年发《汉字废止宣言》,全面取消学校汉字课,转头自己却写了一堆汉字题词,成了韩国总统里汉字作品最多的人。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简直把文化政策当成了过家家。   最讽刺的是,丢了汉字的韩国人,连自己的历史都看不懂了。首尔大学调查显示,58% 的新生看不懂《三国史记》的题目,65% 的 20 代青年啃不动全是汉字的《朝鲜王朝实录》。就像家里藏着祖传密码本,却故意把钥匙扔了,现在想看还得求别人翻译,这哪是文化自主,分明是自断根脉。   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就聪明得多。街上招牌一半是汉字,中国人看一眼就能猜个大概,年轻人学汉语也有天然优势。可韩国街头除了 “三星”“现代”,全是弯弯绕绕的韩文,别说理解文化内涵,连认路都得全靠导航。巴菲特说汉字是连接三国的方式,日本接住了这根线,韩国却硬生生给剪断了。   更要命的是,韩文的先天缺陷根本绕不开。作为拼音文字,它对付不了大量同音字,韩剧《第五共和国》里把 “少将” 写成 “小将” 的笑话屡见不鲜。医生、律师这些高薪职业离不开汉字专业术语,可基础教育里不教,直接把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堵死了一半。这种 “精英垄断汉字” 的后果,全是当初瞎折腾埋下的雷。   后来韩国政府也想补救。1998 年金大中发《汉字复活宣言》,说近半出口面向汉字文化圈,弃用汉字阻碍贸易;2009 年国会还过了《汉字教育振兴法》。可韩文协会喊着 “维护纯洁” 阻挠,医学界、法律界也反对,到现在普通本科生能认的汉字还不足 50 个,政策反复得像翻书。   对比青岛那场中日韩青年沙龙里的场景,更显韩国的尴尬。三国青年靠着汉字猜《论语》名句,用 “丹青心印” 的书法传递心意,汉字明明是跨越国界的 “文化 USB 接口”。可韩国这边,光化门的汉字牌匾要加注 “古代遗风” 才敢挂,银行招聘得单独考汉字能力,把简单的事搞得无比拧巴。   巴菲特的批评从不是语言攻击,而是戳破了韩国的文化迷思:把汉字当外来物抛弃,看似争了 “自主”,实则丢了理解历史的钥匙、连接邻国的纽带。现在朝鲜初中生都能掌握 1800 个汉字,来华留学生比韩国学生更适应学业,这对比已经说明了一切。   文化自信从不是靠切割历史得来的。日本留住汉字没丢民族性,中国用着汉字能包容多元。韩国要是再不清醒,继续在 “去汉字” 的死胡同里折腾,最后可能连自己的文化根在哪都找不到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颜冬白云

颜冬白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