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供“战斧”巡航导弹,千亿军援去哪了?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一句“并

小冯看国际 2025-11-03 10:01:37

特朗普拒供“战斧”巡航导弹,千亿军援去哪了?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一句“并未认真考虑”,彻底暴露了美国军援乌克兰的真相困境。 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向随行记者表示,目前“并未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他轻描淡写地补充道,“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番表态与此前美国国防部向白宫开绿灯、批准提供“战斧”的决定形成微妙反差。导弹提供的决定权,现在留在了白宫。 --- 01 战斧谜团:权力游戏与表面文章 美国国防部刚刚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转眼间特朗普就表达了保留态度。 这种矛盾并非首次出现。特朗普在10月中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白宫闭门会谈中,就曾明确表示目前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一旦乌克兰获得这种武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将直接进入其打击范围。 克里姆林宫对此发出强烈警告,俄总统普京曾明确表示,即便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也不会改变俄乌战场局势。 02 千亿黑洞:军援资金的“美国优先” 美国对乌军援的账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年2月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惊人事实:美国声称已批准1770亿美元援乌资金,但乌克兰实际只收到了750多亿美元。 超过1000亿美元的差额不翼而飞,这笔天文数字的资金去向成谜。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的数据部分印证了泽连斯基的说法。该机构确认,美国国会批准的所谓援乌资金超过1700亿美元,但只有1060亿美元是直接用于乌克兰。 泽连斯基自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国会和政府分配的援乌资金中有8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国内。“武器弹药被运到了我们这里,但生产是在那里进行的,钱留在了美国,税收也留在了美国”。 03 军工暴利:战争背后的获利者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五角大楼大肆采购的武器往往伴随着显著涨价。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单价从2014年的350万美元猛涨至2022年的430万美元。本已被美军弃用的防地雷反伏击车,提供给乌克兰时单价不减反增,从2017年的385万美元增加到47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连续第七年未能通过年度预算审计。 前国防合同监督官员凯瑟琳·弗斯曼道破天机:“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军事承包商”。 04 降格援助:爱国者也要分期付款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正在明显降格。不仅“战斧”巡航导弹暂时不给,连“爱国者”防空系统也要分期分批交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和美国正准备签订25套“爱国者”系统的供应合同。但这并非新鲜事,而是此前商定的“有偿军援”,且美方坚持分期交付。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前副总参谋长伊霍尔·罗曼年科指出,“爱国者”系统的拦截成功率已从约42%下降至6%。 面对俄军“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的持续打击,乌军防空能力捉襟见肘。 05 战略困境:美俄关系的微妙平衡 特朗普在“战斧”导弹问题上的反复态度,反映了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困境。 一方面,美国希望借助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实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冲突升级导致美俄直接对抗。 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前曾与普京通电话。普京明确警告,战斧导弹可攻击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等主要俄罗斯城市,提供这种武器将损害美俄关系。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政策始终在“孤立主义者的政治压力”与地缘战略利益之间摇摆。 --- 莫斯科河静静流淌,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在夕阳下闪烁,而两千公里外,乌克兰的防空警报仍未解除。特朗普的“空军一号”已降落,“战斧”导弹依然安静地躺在美国军火库中。 军火商们的账本上,数字继续跳动。对美国军工复合体而言,战争本身才是最大的利润来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小冯看国际

小冯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