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警在垃圾堆里,为失主寻回1.8万黄金。这事儿看完,我心里五味杂陈,一半是感动,另一半,则是深深的警醒。
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警察真的把“为人民服务”刻进了骨子里。面对恶臭熏天的环境,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徒手翻找近两小时。这份担当,这份效率,是中国社会独有的安全感,千金不换!
但冷静下来,我们必须面对另一个刺耳的问题:凭什么要让公共资源,为个人的“巨婴”行为买单?
随意丢在门口的黄金、不做任何标记的包裹……近年来,类似的剧情一再上演。每一次的“失而复得”,背后都是民警、环卫工人在消耗着本应用于更紧急事务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冒着健康风险。
这种“我弱我有理,你帮我是应该”的逻辑,必须被叫停!我们可以为警察的温情点赞,但这绝不该成为个人疏忽大意的“免死金牌”。
真正的社会文明,不仅在于我们拥有多么可靠的“兜底”服务,更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成为一个无需被“兜底”的、有担当的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