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连生4女的董竹君,为圆丈夫儿子梦,冒死怀第5胎。她肚大肥圆,爱吃辣椒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1-02 12:55:18

1925年,连生4女的董竹君,为圆丈夫儿子梦,冒死怀第5胎。她肚大肥圆,爱吃辣椒,丈夫狠狠扯住她的头发,怒骂:“一看又是个赔钱货!”   1925 年四川乡下,董竹君刚生完第五胎,浑身浮肿还没缓过劲,丈夫夏之时就揪着她头发骂:“一看又是个赔钱的!”   产房里,刚出生的男婴哭声微弱,旁边还躺着个没成形的女胎,满屋子人都愣着,没人敢劝。   谁能想到,7 年后,这个被丈夫嫌弃的女人,会在上海开起红遍上海滩的锦江饭店。   1932 年深秋,锦江饭店开业当天,董竹君摸着旗袍领口的珍珠胸针,想起 1927 年的事。   那年夏之时把她的陪嫁首饰全变卖,说 “家里要养儿子,女人家戴这些没用”。   她当时争辩两句,就被夏之时摔了碗:“娶你就是为了生儿子,少管男人的事!” 这枚胸针是她后来偷偷赎回的,成了那段失败婚姻里,唯一没被夺走的念想。   有人问她为啥偏要开饭店,董竹君总会摸出个布包,里面是 1929 年逃离四川时带的辣椒面。   “在乡下时,靠吃辣椒扛过孕吐,也扛过他的冷言冷语。” 她轻声说,眼里闪过苦涩。   1928 年,大闺女想学认字,夏之时直接把书本烧了:“姑娘家读书有啥用,迟早要嫁人!” 她护着闺女,却被夏之时推搡在地,那时候她就知道,这婚姻再也撑不下去了。   那年她带着四个闺女逃到上海,挤在亭子间里,白天糊火柴盒,晚上就着油灯学记账。   手指被火柴梗扎得流血,她就用辣椒面消炎,说 “辣劲能驱寒,也能忘疼”。   偶尔夜里想起夏之时,她只觉得庆幸 —— 幸好没在那段窒息的婚姻里耗一辈子。   她暗自发誓,一定要让闺女们读书,让她们活出不一样的样子。   饭店后厨的墙上,挂着块木质菜牌,上面刻着 “川味回锅肉”,是大闺女夏国琼的最爱。   1930 年,大闺女考上上海务本女中,董竹君攥着录取通知书,在弄堂里哭了好久。   想起在四川时,夏之时拿剪刀逼闺女自了,就因为闺女跟表亲上山摘野果,说 “丢了祖宗脸”。   现在闺女能坐在教室里上课,她觉得再苦都值,菜牌上的菜,就是奖励闺女的。   1935 年,锦江饭店生意红火,董竹君却在账本里夹了张旧照片 ——1925 年儿子夏大明的满月照。   照片里,夏之时抱着儿子笑得开心,四个闺女缩在角落,穿着补丁衣服。   那年夏家摆满月酒,夏之时连口肉都不让闺女们吃,还说 “赔钱货不配吃好的”。   后来儿子被过继给三房,夏之时没跟她商量一句,她虽心疼,却也彻底死了心。   有次客人问起她的过往,董竹君指着饭店里的红木桌椅说:“这些都是我一筷子一筷子挣来的。” 刚开店时,她每天凌晨三点就去菜场挑菜,想起夏之时从不顾家,就更有干劲。   以前在四川,家里的农活、家务全是她扛,夏之时只会喝酒骂人,还总嫌她生不出儿子。   现在没人再敢对她指手画脚,她靠自己,活得比在夏家时体面多了。   1937 年抗战爆发,董竹君在饭店后院设了个秘密联络点,帮着传递抗日情报。   她把情报藏在辣椒罐里,让丫头们送到指定地点,说 “这是咱中国人该做的”。   有次日军来查店,她镇定地端出川味火锅,想起夏之时当年投靠反动势力,就觉得讽刺。   战后有人问她怕不怕,她笑着说:“在四川连失败的婚姻都熬过来了,还怕这个?” 1949 年后,锦江饭店成了上海的知名地标,董竹君也成了大家敬佩的女企业家。   四个闺女都很争气,有的当医生,有的当教师,个个独立能干,没给她丢脸。   儿子夏大明后来找上门,她看着儿子满是老茧的手,只说:“好好过日子,别学你爹。” 她没再提过去的恩怨,那段失败的婚姻,早已成了她成长的垫脚石。   如今,锦江饭店依旧矗立在上海静安寺路,董竹君的故事被写进地方志,激励着无数女性。   她用过的账本、穿过的旗袍,被珍藏在博物馆里,诉说着她如何走出失败婚姻,活出自我。   她常说的 “女人自家有本事,比嫁十个阔少爷都强”,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董竹君用一生证明,即便遭遇失败的婚姻,只要不放弃,女性也能靠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信息来源参考: 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   董竹君自传《我的一个世纪》   民国社会新闻报道

0 阅读:65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