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中国对付特朗普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课 11月1日,印度评论人士谢卡尔·古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1 22:30:23

印媒:中国对付特朗普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课 11月1日,印度评论人士谢卡尔·古普塔在印媒上撰文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亚洲的行动方式,正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而印度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他强调,中方以一套独特的手法反转了局势,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另一种实力的运用。而印度虽然也在被同样的风暴席卷,却显得束手无策,只能被动挨打。 古普塔看得通透,中国那套应对手法确实给印度好好上了一课。 特朗普最惯用的就是关税武器,2025 年他二度上台后,直接把对华关税飙到 145%,覆盖电动车、芯片等关键领域,可中国反手就把对美关税提到 125%,还在世贸组织起诉美方违规,最后逼得美国取消 91% 的加征关税,这操作里全是底气。 反观印度,2025 年 3 月美国对其 76 亿美元钢铝产品加征 25% 关税,孟买证交所当月就被外资抽走 30 亿美元,纺织、珠宝产业链直接瘫痪,新德里拟好的反制方案不到 24 小时就胎死腹中。 毕竟开放美国牛肉会丢农民选票,停购俄制武器空军 40% 战机就得停飞,这种 “带着镣铐跳舞” 的窘境,中国从来不会有。 中国的底气藏在经济盘子和产业链里。2024 年中国 GDP18.94 万亿美元,是印度 3.92 万亿美元的近 5 倍,更关键的是美国市场只占中国 GDP 的 1.5%,却占印度的 2.2%,这意味着中国有本钱跟美国耗,印度却不敢赌。 特朗普想卡中国半导体的脖子,把 50 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可中国早有准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前后投了 1400 多亿,中芯国际一次上市就融资 532 亿,华为被制裁的 6.5 年里砸了 10192 亿研发,11.4 万研发人员堪比美国科技巨头之和,这种硬投入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成了 “慢刀子”。 印度连苹果组装都频现品控问题,制造业占 GDP 才 11.6%,根本没资格跟美国谈技术博弈,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随意拿捏。 中国的手段更懂 “精准打击”,不像印度只会蛮干。特朗普加征关税时,中国专门对美农产品加征 125% 关税,要知道那些大豆、玉米产地全是支持特朗普的红州,直接戳中他的选票软肋,逼得美国农民组团告状。 更狠的是稀土牌,中国握着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2025 年一减出口配额,五角大楼的弹药生产线就慢下来,洛马战斗机发动机都差点断供,美国商务部长只能承认 “中国太强惹不起”。 印度也想学中国打农业牌,把反制目标对准艾奥瓦州的鹰嘴豆,可美国根本不在乎 —— 印度对美出口的主力是医药和 IT,而美国辉瑞 30% 原料药靠印度,硅谷 15% 员工是印度人,这种互相依赖的软肋让反制成了笑话,最后只能主动找美国谈和。 在战略布局上,中国早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印度却在关键节点掉链子。特朗普退群搞 “美国优先” 时,中国忙着推进 RCEP,通过东盟和 “一带一路” 转移贸易压力,2025 年即便受关税影响,依然靠多元市场把贸易顺差冲到 1 万亿美元。 印度却在 2019 年硬生生退出 RCEP,理由是怕中国商品 “淹没市场”,错失了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的机会,后来想加入 CPTPP 又处处碰壁,只能看着区域供应链跟自己没关系。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讨好美国要配合对俄制裁,一边偷偷把俄油进口从每日 30 万桶涨到 200 万桶,还精炼后转售欧洲赚差价,这种 “两头押注” 的小聪明最终引火烧身,成了美国兑现竞选承诺的 “靶子”。 而中国从俄罗斯买油是印度的三倍,美国却连句重话都不敢说,彭博社那句 “中国强到美国不敢欺负” 真是扎心又真实。 说到底,中国能反转局势,靠的是经济规模打底、全产业链托底、自主创新破局,而印度既没有 41 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体系,也没有持续千亿级的研发投入,更没有多元化的市场缓冲,面对特朗普的压力自然束手无策。 就像同样面对关税大棒,中国能靠东盟市场补缺口,靠稀土卡对方脖子,靠研发突破技术封锁,印度却只能在选票和利益间纠结,最后落得被动挨打的下场,这堂课印度确实得好好记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