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身边事【榆林米脂县孟石路返修工程质量遭质疑】近日,有网友在

小海论商业 2025-11-01 17:08:17

榆林身边事 【榆林米脂县孟石路返修工程质量遭质疑】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曝光了榆林米脂县孟石路路段刚完成沥青路面返修工程不久,就集中出现裂缝、局部塌陷等问题,后续处理仅停留在简单沥青覆盖,让过往群众质疑工程质量“掺了水”。

爆料中提到:“刚返修完三个月,路面又裂了,有的地方还塌下去一块,现在只能看见工人用沥青一遍遍修补,根本不解决问题!”如果爆料属实,这不仅揭开了一段路面的“短命”窘境,更暴露出公共工程中质量管控与责任监督的双重漏洞。

从常识来看,即便普通市政沥青路面,行业规范与法规也明确其保修期不少于1年,高速公路等高标准道路更是长达10至15年。

孟石路面在三个月内就出现需反复补修,远未达到合理使用寿命的零头,本身就让民众质疑质量问题,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还是施工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导致的?是哪家公司承揽的工程,此项工程造价多少?出现裂缝频繁用沥青简单覆盖,是否能彻底解决问题?核心症结民众质疑必然就指向施工环节的疏漏。

比路面破损更值得警惕的,是“头痛医头”的应对逻辑。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施工方未深挖路基沉降、反而选择用沥青覆盖的权宜之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反复修补会大幅增加后续养护成本,是否传递出对工程质量的漠视、对群众诉求的敷衍。要知道,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具有传导性:微小裂缝若不及时根治,雨水渗入后会加剧路面损毁,而这些本是可以可通过严格施工管控避免的。

事件曝光后,米脂县相关部门是否启动调查程序,启动后在追问质量问题的同时,厘清责任链条。一项合格的道路工程,需经过材料检验、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多重关卡。

沥青含蜡量是否超标、集料级配。是否合理、压实度是否达标,这些关键指标的管控是否缺位?监理单位是否履行了全程监督职责?竣工验收如何通过的质量核验?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基础设施工程需达到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若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施工方必须承担修复责任乃至赔偿责任,这些法律条款不应成为“纸面上的约束”。

道路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米脂县孟石路面的“三月即损”,绝非个例,它折射出部分公共工程中“重建设、轻质量”的积弊。

对米脂县相关部门而言,当务之急不是用沥青反复掩盖问题,而是正视群众爆料中的诉求,启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彻查,将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监管流程等环节一一晒在阳光下,对责任方严肃追责。

唯有让质量标准硬起来、监管链条严起来、责任追究实起来,才能杜绝“年年修、年年坏”的恶性循环,让每一分民生投入都真正铺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民心路”上。

0 阅读:0
小海论商业

小海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