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接棒:银行股长牛的“压舱石”正在就位 当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动引发市场对银行股的

周仓与商业 2025-10-31 19:50:56

险资接棒:银行股长牛的“压舱石”正在就位 当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动引发市场对银行股的短期担忧时,一个更关键的长期力量正悄然站上舞台中央——保险公司,正逐步成为银行股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保险公司独特的财务规则与投资逻辑双重驱动的必然结果。根据会计准则,若险资将所持股票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那么这些股票从持有到卖出的全周期内,所有公允价值波动(哪怕是最终卖出时的价差收益)都将与净利润“彻底绝缘”。这一规则从根源上掐断了险资通过短期交易博取收益的可能,使其天然具备“长线思维”,注定要以“长期股东”的身份,专注于通过持有银行股权获取稳定分红,而非追逐短期股价波动。 更深层的逻辑,则源于保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的核心经营要求。以寿险业务为例,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往往需要保险公司在数十年后,按照约定利率兑付回报,这意味着险资必须配置长期资产来覆盖长期负债。然而,当前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传统长期债券已难以满足险资的收益预期,寻找“类债券”的优质资产成为当务之急。 此时,分红稳定的银行股便成为了长期债券的最佳替代品。既然是“债的替代品”,险资的选股逻辑自然向债券思维靠拢:首要考量并非股价的短期爆发力,而是**资产的绝对安全性**与**分红的持续稳定性**。在这一标准下,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的银行股,与受政策保障、盈利波动小的公共事业股,无疑比其他行业股票更能契合险资的需求,成为其长期配置的核心标的。 未来,随着险资持续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这些注重长期价值、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将为银行股注入更强的抗波动能力,也将推动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逻辑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真正夯实银行股长牛行情的基石。

0 阅读:146
周仓与商业

周仓与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