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不得不说,欧洲人还挺有意思的,就在中美两国达成史诗级协议,稳定世界新秩序的时刻。 欧洲这边的几个大聪明跳出来大喊:不能让中美两国主导世界的科技发展,欧洲人必须站出来做点什么。 先把话说透,所谓“史诗级协议”是《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年,范围早缩到只剩基础研究了 。欧洲喊着“不能被主导”,更像给自己壮胆。 德国总理默茨最近就带头喊话,说德欧必须技术自主,不能让中美决定未来。可话音刚落,英特尔就取消了德国300亿欧元的芯片厂投资,尴尬得刺眼。 欧洲不是没动作。2023年砸430亿欧元搞芯片法案,2025年又搞芯片联盟,目标2030年把全球份额从10%提到20%。口号喊得响,落地全是坎。 量子领域更热闹,欧盟7月刚发了新战略,说2030年要当全球领导者。可自家报告都承认,私人投资才是美国的1/10,产业化远落后中美。 嘴上骂着单边主义,身体却很诚实。美国2025年8月加码半导体管制,欧盟9月就跟着加入荷兰领头的芯片联盟,枪口一起对准中国。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太拧巴。一边想靠美国技术封锁沾光,一边怕被中美甩开,急着喊自主。上海的专家说得直接,这套说辞早没说服力了。 欧洲的科研底子其实不弱,量子论文数量全球领先。可成员国各自为战,研究成果变不成产品,空有理论优势,拿什么跟中美拼? 中美续签协议本是为了基础研究合作,跟“主导科技”差着十万八千里 。欧洲非要往自己脸上贴戏码,说到底是焦虑戳破了体面。 喊口号谁都会,真干事才见真章。没有配套政策和实质投资,再响亮的“自主”口号,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