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芬太尼 为何美国如此惧怕? 你可能在医院走廊听过“芬太尼”这词,也可能在新闻里见它总跟“危机”“死人”绑一块儿,这东西听着像化学实验室里的玩意儿,其实是把双刃剑:在医生手里,它是帮重病号扛过剧痛的“救星”;可一流到美国街头,就成了吞人的“催命鬼”。 说白了,芬太尼是人工做的阿片类药,跟吗啡是“一家子”,但止疼劲儿比吗啡猛多了,足足强80到100倍。癌症晚期病人被疼得整夜睡不着觉,贴一片芬太尼贴剂,72小时内疼得就能稳稳的;做大手术前后疼得喘不上气,打一点芬太尼针,1分钟就见效,15分钟就能把剧痛压下去。 它的用处很明确,只给中重度疼痛的人用,做手术时辅助麻醉,也是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疼王牌”,必须医生开处方才能用,管得特别严。 可就是这么个医院里的“救命药”,一到美国就彻底变了味,成了让美国政府坐立不安的“大麻烦”。 说出来你都未必信,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有10.7万人因为吃药过量死了,其中75%都跟阿片类药有关,芬太尼就是里头的“主力”,从2016到2021年,因为芬太尼死的人,每10万人里从5.7个飙到21.6个,五年涨了快三倍,单是2020到2021年一年就多了24%。 美国怕它,首先是怕它“悄没声杀人”的本事。非法流进美国的芬太尼,早不是医院里的正规样子了,有的做成粉末,有的伪装成普通止疼片、安眠药。有人以为买的是治头疼的羟考酮,结果药片里掺了芬太尼;还有人信了“新型毒品没危害”的鬼话,一沾就栽了,芬太尼致死量特别低,纯的只要2毫克就够了,差不多一粒盐那么重,根本防不住。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这东西引发了“社会大乱子”。阿片类药滥用早就渗到美国各个阶层了,非洲裔因为难得到戒毒治疗,死的比例更高;好多年轻力壮的人因为成瘾丢了工作,家也散了,监狱里因为阿片类药成瘾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由药引发的乱子,比经济危机还难收拾,救一个成瘾的人得长期治,美国的医疗体系根本扛不住这么多人,花的社会成本像滚雪球似的越变越大。 值得说一句的是,美国把自己的芬太尼麻烦赖到中国头上,纯属没道理。中国早早就意识到芬太尼可能被滥用,2019年就把所有芬太尼类物质都纳入管控,生产、卖、运全链条盯紧,是全世界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 美国的问题,根儿在自己身上,早年制药公司把阿片类止疼药吹得天花乱坠,医生乱开处方,给非法药流入留了空子;后来边境管得稀松,非法合成的芬太尼从各种渠道进来,美国自己却一直没拿出靠谱的办法。 说到底,芬太尼这东西本身没好坏,坏就坏在滥用它的人和管不住的环境。在中国,因为管得严,它是守护病人的“止疼利器”;可在美国,管得一塌糊涂,它就成了“死亡符号”。美国真正该怕的,不是芬太尼这药本身,而是自己补不上的监管窟窿,还有不愿承认自己问题的死脑筋。


 
									 
									 
									 
									 
									 
									![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阿根廷笑称“感谢巴西的助攻”[捂脸哭]当巴西大豆](http://image.uczzd.cn/1592407693849225081.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