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京,41岁的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戴成功溘然长逝。病床边那枚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的绶带已褪色,却藏着他从沂蒙山区打到朝鲜战场的传奇,这人究竟打了多少恶仗? 1939年,20岁的山东莱芜青年戴成功(原名戴福禄)扔下锄头参军,两个月后就入党,从八路军班长一路拼到作战股股长。 沂蒙百姓至今记得,是他带着小队智取袁家城子据点,在王舍人庄设伏端掉日寇补给线,反"扫荡"时凭着一把刺刀杀出重围。 解放战争里,他成了华东野战军的"尖刀官",从鲁南战役的雪地里冲锋,到淮海战场的阵地拉锯,再跟着三野打过长江解放上海,每战都冲在最前,硬生生从副参谋长打升为团长。 1950年冬,已是志愿军26军77师副师长的戴成功,率部踏上长津湖的冰原。 当时战士们穿着薄冬装,啃着冻硬的洋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潜伏。他带着部队穿插迂回,顶着美军轰炸机的轰炸堵截敌人退路,亲眼见战友冻成"冰雕"仍保持冲锋姿势。 后来上甘岭战役,他又率部守坑道,在缺粮缺水的绝境里跟敌人反复争夺阵地,把“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刻进焦土。 这位历经三大战争、拿下无数战功的大校军官,终因战争年代积劳成疾早逝。但他从沂蒙除匪到朝鲜抗美的故事,不该被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