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顶,吴石就得死。"1950年台北,陈宝仓对特务说完这句话,自己走进审讯

海边观潮客 2025-10-31 12:55:08

"如果我不顶,吴石就得死。"1950年台北,陈宝仓对特务说完这句话,自己走进审讯室。 十小时后,两人并肩倒在马场町沙地,子弹从同一方向穿过头颅。 吴石先被捕,陈宝仓本可撤离。 他却绕到吴家,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说:"爸爸出差,叔叔在。"随后走进警备总部,亮出自己真正的中共代号"东海",想把所有电报揽到自己身上。 吴石在隔壁听见,隔着墙吼:"情报是我送的,别碰他!"审讯官后来回忆:第一次看见"共谍"抢罪状,像抢最后一张船票。 马场町那天共开七枪,倒下去六个人。 刑场上的风特别大,吹得两人衣领啪啪作响。陈宝仓突然对吴石笑了笑:"老吴,这下咱们真成难兄难弟了。"枪响前他们同时喊出口号,声音重合得分不清谁是谁。那七发子弹有一颗打偏了,不知是不是执刑的士兵手抖。这事儿现在听着都让人心里发烫,刀架脖子上还抢着赴死,图什么?他们明明可以活一个的。陈宝仓那年才四十五岁,家里老母亲还在等他回家过年。吴石的小女儿总记得陈叔叔最后一次来家里,往她口袋里塞了块糖,说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现在想想,这些人的情义比命重。政治立场不同怎么了?在生死关头,人性最本真的东西全冒出来了。我们现在总计较得失利弊,看看这段历史就明白,世上真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他俩用生命在诠释什么叫"义气"。这种义气穿越时空,至今还能灼疼我们的心。马场町的枪声早散了,可那份争着赴死的勇气,永远定格在历史深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这种选择太傻,可恰恰是这种"傻气",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