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着自曝4月访华!特朗普在釜山与中方进行会晤之后,就乘专机返回美国了,结果专机上就忍不住自曝猛料:明年4月要访华,还说中方之后会回访。 特朗普刚结束釜山那场超时 20 分钟的会晤,就踩着东道主韩国的宴请邀约直奔机场。 在空军一号的舷梯旁,他对着镜头甩出个猛料:明年 4 月要去中国,还说中方会回访,地点可能选在华盛顿,也可能是佛罗里达的棕榈滩 —— 那地方正是 2017 年两国元首会晤过的地方。 这消息比中美任何一方的官方通稿都早了近 3 小时,透着股按捺不住的急切。 要知道,就在半个月前的吉隆坡谈判,美方还拿着 “100% 关税” 的大棒唬人,怎么刚过十天,态度就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答案得从美国国内的烂摊子说起。 中西部的农业州早就炸开了锅,2025 年前八个月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归零,伊利诺伊州的仓库里堆着十年最高库存,不少农场主的贷款都要逾期了。 这些州可是共和党的票仓,2024 年光艾奥瓦等 12 个农业州就给特朗普送了 80 多张选举人票,眼看中期选举要到,农民的抗议信都快把白宫邮箱塞满了。 更头疼的是稀土,美国军工造 F-35 战斗机离了中国稀土根本玩不转,之前中方收紧出口管制,军工复合体的游说团天天堵在国会门口陈情。 釜山会晤其实就是给这些难题找解法,谈了 100 分钟,美方先松了口:把之前借芬太尼问题加的 10% 关税给取消了,还暂停了对中企的 “穿透性” 制裁,连针对造船业的 301 调查也先搁了一年。 中方也给了回应,会晤前就先买了 18 万吨美国大豆,稀土的新管制措施也暂缓执行。 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正是特朗普最急需的 “政绩原料”,他哪敢等官方慢悠悠走流程,抢先宣布访华,等于把这笔交易先钉死在台面上。 4 月这个时间点选得更是精到。 从现在到明年 4 月刚好半年,足够把大豆订单落地、稀土供应重启这些事办妥,让农民看到真金白银的订单,让军工企业松口气。 而 4 月到 11 月的中期选举还有七个月缓冲期,就算中间出点岔子,也有时间修补。 这种掐着选举节奏的安排,哪里是外交考量,分明是把访华当成了竞选工程。 再看他提的乌克兰问题,表面是想秀 “大国合作”,实则是给自己找台阶。 美国对乌援助的预算在国会吵了快一个月,民主党嫌花钱太多,共和党里的孤立派也不愿再填窟窿。 特朗普心里清楚,要是能拉上中国谈乌克兰问题,既能给国内的反对声音一个交代,又能在经贸谈判里多攒点筹码。 但他又不敢把话说死,怕把中方惹急了,毕竟刚到手的大豆订单和稀土供应,可比乌克兰问题实在多了。 他急着推掉韩国的活动赶回国,更暴露了真实心思。 国内还有一堆承诺要兑现:之前放话要解决芬太尼问题,每年几万人死在这上面,早成了社会顽疾;芯片出口限制卡着中国,自己的英伟达等企业也怨声载道,股价跌得厉害。 这些事要是拖黄了,刚靠会晤攒的好感度就得清零,所以专机上他给会谈打了 “满分”,与其说是夸谈判顺利,不如说是夸自己这笔买卖做得值。 不过熟悉特朗普套路的都知道,他的 “友好” 从来保质期不长。 2017 年棕榈滩会晤签了大单,转年就加征关税;这次稀土管制只是 “暂缓一年”,不是彻底取消,中方明显是看他后续表现再决定要不要给长期好处。 就连他没提的台湾问题,也不是真忘了,而是知道碰了红线,经贸上的好处就全泡汤,只能先揣进兜里避避风头。 特朗普自己恐怕也明白这层窗户纸。 他特意提 2017 年的棕榈滩会晤,既是想营造 “延续合作” 的假象,也是在暗示自己熟悉和中方打交道的 “生意经”。 但中方的态度早摆在明面上了,新华社通稿里那句 “算大账、看长远”,潜台词就是别玩短期套路。 空军一号上的急吼吼宣布,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 “造势”,想先把舆论热度炒起来,逼着双方都没法轻易反悔。 现在距离 4 月还有五个多月,美国大豆协会已经开始统计农户的供货能力,军工企业也在盯着稀土的到货时间。 特朗普要是能稳住这些基本盘,中期选举的胜算确实能加几分。 但要是中间又想拿台湾问题或者芯片管制当筹码搞小动作,中方的反制恐怕也会来得很快。 毕竟这次的 “暂缓” 措施,本身就是带了有效期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