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统一台湾势不可挡,而且不会等待太久。为此美国正在为中国统一台湾做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芯片工厂的建设。 如果我们仔细看美国的动作,会发现它已经把一场看似产业政策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提升到了国家安全高度。 2022年8月,美国正式通过并实施这项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法案,目标简单直接:把全球最核心的芯片制造能力迁回美国本土。 美方在政策文件里写得很明白,这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国家安全优先”问题。 芯片就是现代战争的弹药,是国家竞争的命脉。 美国政府担心的并不仅仅是供应链断裂,而是怕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比如大陆统台,美国就可能完全受制于外部供应,特别是亚洲供应链。 《芯片与科学法案》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一项扶持制造业的政策,后来才发现,这其实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 法案明确禁止接受补贴的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或扩充高端芯片生产线,这等于直接把台积电、三星等企业推向美国境内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提供高额补贴,吸引这些厂商在亚利桑那、德州等地建新厂。 数据显示,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都陆续宣布在美国投入上千亿美元的项目。 这些项目现在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业投资,它们更像是“半国家计划”。 近期多个美国智库报告都在谈同一个话题:中国的科技崛起速度远超预期,而在国家层面推进自主可控战略的力度前所未有。 从美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的报告到华盛顿多家政策研究机构的推演显示,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未来可能不需要通过传统战争手段,就能实现战略目标,比如通过经济、科技、网络等综合手段重塑地区格局。 美方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行动越来越成熟,手段更加多元化,这意味着华盛顿过去那套以军事威慑为核心的战略开始失效,于是不得不在经济、科技、信息层面重新布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国防部开始把对华政策上升为“唯一关注重点”。 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斯在内部备忘录里明确提出,美军未来的首要任务是阻止中国“既成事实地改变地区局势”,并将主要战略力量重新摆布到印太方向。 这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准备,它连带着美国内部的整个产业政策、外交布局都在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调整。 芯片法案只是一个切口,背后是美国想在科技链条上重新建立全球主导地位。 美国这些年一直在讲所谓的“科技脱钩”,但是实际上它深知完全脱钩不现实。 于是,它开始转向“友岸外包”,也就是把供应链转移到它认为安全的地方,包括日本、韩国、甚至台湾地区。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不仅重组产业体系,还在用利益绑定来强化盟友体系。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这场布局中的核心,因为台积电的技术水准代表着世界顶尖,美国要确保在关键时刻可以完全集中控制制造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提出所谓的“美台芯片五五分产能”。 美国商务部长公开讲,未来美台芯片制造要“五五分”,这看似合作,实则是把台湾的产业能力进一步纳入美国体系。 现在的全球格局其实越来越清晰:美国在打“体系战”,它不是在单挑中国,而是通过制度、规则、资本的力量来对冲中国的集体崛起。 中国在这方面则展现出超强的战略定力。 过去几年,中国不仅没有被科技封锁拖垮,反而在成熟制程和产业自立上快速突破,这让美国的焦虑进一步加深。 美国知道,以中国的创新速度,一旦实现芯片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再加上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它将再也无法用技术和供应链去“卡脖子”。 所以美国看似是防御,实则是一种拖延。 它想为自己构筑“缓冲期”,希望通过时间换空间,把中国的技术上升速度放慢一点,好为美国的工业复兴争取喘息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