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女子发现,正上中学的女儿表情呆滞,白天不愿上学,晚上不愿睡觉,饭也不吃,还多次要钱,女子到学校一问,这才知道,一女同学问女儿要钱,不给就打,扇耳光,掐脖子,薅头发撞墙,女儿一次也没还手,副校长碰到也不管,女子报警,警方调出监控,女子这才发现,女儿被同学欧打13次,警方做出处罚,对涉事人拘留15日,罚款1000元,但因打人者未满16周岁,不予执行,女子心在滴血,到学校理论,但学校的态度更令人心寒! 王女士气愤难当,她告诉记者,女儿马上就要中考,可最近却发生了异常,她到学校一查,女儿竟然被同学打了13次! 原来,王女士的女儿小郝出生于2009年,女儿乖巧懂事,是父母心里的宝贝。 2022年,小郝考入了额尔古纳市某中学,但小郝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女儿虽然成绩不好,可她不会惹事,也不会调皮捣蛋,王女士对女儿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2025年的时候,小郝已经临近中考,到了6月10日前后,小郝的状态引起王女士的注意。 王女士发现,小郝最近表情呆滞,她不思饮食,不愿意去学校上课。 到了晚上,小郝休息不好,她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觉。 王女士问女儿咋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可女儿一句话不说,王女士心里有些急了。 6月19日,王女士向老师反映情况,可王女士没有得到答复 王女士还发现,6月初到20号日左右,女儿总是回来要钱,每次都要三五十块。 6月19日这天,女儿编了个牵强的理由,问自己的小姨要了600块钱。 小姨心里奇怪,这孩子从未有过这样,小姨要一探究竟,这事肯定会有原因。 6月20日,小姨来到了小郝的学校,谁知她一问,一位同学告诉小姨,小郝被女同学高某长期殴打,小郝已经被高某给打怕了。 小姨赶忙通知了王女士,王女士追问小郝事情的原委,小郝这才将事情真相告诉妈妈, 小郝告诉她说,她之所以要钱,是给同学高某,高某问她要钱,不给就会打她。 小郝说她被高某殴 打了多次,高某薅住她的头发,把她往墙上撞去,还对她扇耳光,连打带骂,拳打脚踢。 6月21日晚上,王女士联系班主任李某,第二天上午,王女士和丈夫、妹妹来到女儿学校。 他们要求查看监控视频,可老师要他们去找学校领导,王女士报警,警方赶来,这才调取到了学校里的监控录像。 可他们只看到了6月20日的视频,视频里高某大概是没有考好,小郝去安 慰她,还没开口,高某直接扇了她两个耳光。 王女士要看其他时段的视频,学校拒绝,女儿告诉王女士说,高某曾威胁她说,如果不和高某玩,高某就会打她。 一位同学告诉王女士,高某经常打小郝,还不让小郝和别人玩。 小郝不敢还手,这学期每周都会被高某打好几次…… 高某不但殴打小郝,还撕小郝的书和卷子,当着同学的面又打又骂,同学告诉学校领导,但是也没啥用。 6月23日,王女士要看完整视频,学校拒绝,王女士再次报案,警方立案侦查。 警方调查发现,5月7日~6月20日期间,小郝被高某打了13次。 监控里显示,高某对小郝扇耳光,掐脖子等,连推带搡,小郝一次都没还手,副校长路过看见,竟然不加制止。 王女士痛哭不止,这是能看到的,还有很多没查出来的,她不知道女儿被打了多少次了。 警方查明,高某15岁,殴打小郝13次,高某家长提出,愿意补偿小郝50000元,与王女士和解。 王女士拒绝,希望高某能得到相应的处罚。 警方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拘留15日,罚款1000元。 但高某未满16岁,不予执行拘留,王女士对此不能接受。 之后,校长被诫勉谈话,副校长警告处分,班主任警告处分,调离班主任岗位。 可是小郝受到的伤害还在继续,她表情呆滞,说胡话,她大声喊道:别打我,我害怕…… 8月25日,王女士筹了20000元带小郝就医,小郝被诊断为未分化型精 神 分裂症。 医生认为,小郝可能因在学校受惊吓所致,这个病很难治愈。 王女士大哭,2022年的时候,女儿曾因为借宿在亲戚家中,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但女儿经过治疗已经痊愈,因此王女士认为,小郝的病情,和校园欺凌脱不了干系。 但校方认为,小郝和高某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很难界定谁欺负谁。 学校和教育部门表示,小郝的事情不属于学校欺凌,责任如何划分应该由法院判定,他们会帮助小郝积极治疗。 《民法典》1188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高某因未满16岁,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1200条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小郝在学校遭受殴打,副校长路过未制止,班主任未及时发现异常,校方拒绝提供完整监控,且欺凌认定未通知监护人参与,属于管理失职。 校方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