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大早,特朗普发文:“G2即将召开”(THE G2 WILL BE CONVENING SHORTLY!)。 了解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这老头向来不绕弯子,敢这么直截了当地喊出来,肯定是他心里最看重的事——尤其还是在他东亚访问的关键时候,这话的分量就更不一样了。 这次东亚之行,特朗普跑了好几个地方见政要,前一天10月29日还特意提了句美韩“快敲定新贸易协议了”,可这些事在他眼里,都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主菜从来都是他说的这个“G2”。 可能有人要问,这G2是哪俩国家?答案其实明摆着:在特朗普心里,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能真正跟美国平起平坐凑成一对的,就只有中国。这话不是瞎猜的,特朗普不管是当总统还是做生意,从来只认实力,虚头巴脑的客套对他没用。 而中国这些年的实力就摆在那,特别是经济上的绑定程度,早就让美国没法再像以前那样居高临下了。 拿2024年的贸易数来说,中美之间的货物贸易就有6882.8亿美元,服务贸易也有668.6亿美元,这数跟1979年刚建交时比,翻了275倍;就算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比,也涨了8倍多。 美国农场主种的大豆、玉米,一半以上都要卖到中国;美国的集成电路、飞机这些产品,也得靠中国市场撑着——2024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就有1435.5亿美元,比2001年涨了648.4%,比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速快多了。 反过来,中国也是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美国人用的日常用品、美国工厂的不少原材料,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这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实力,才让特朗普愿意把G2的另一把椅子留给中国。 特朗普这次东亚之行,压根没把重心放在那些盟友身上。跟韩国谈贸易协议,说白了就是想让韩国多买美国货,再把韩国绑到美国的产业链上,比如提的造船、半导体合作,本质就是给美国产业铺路;跟日本聊安全问题,也不过是想让日本多掏点军费,把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感再巩固一下。 这些都是老套路了,特朗普不管做什么,向来都是“美国优先”那一套。但G2不一样,这才是他这次来东亚的真正底牌——毕竟能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命脉,能在全球大事上跟美国掰手腕的,就只有中国。 他心里门清,不管是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还是处理全球供应链、能源安全这些麻烦事,绕开中国根本行不通。 就像之前他搞关税威胁,中国直接对等反制,最后美国农场主怨声载道,不少美国企业因为供应链断了亏得一塌糊涂,那时候他就该明白,跟中国来硬的根本没用,只能坐下来好好谈,还得是平等的那种。 特朗普喊出“G2要开了”,美国国内的反应挺分裂的。商界早就盼着这事了,美国商会的人私下里都念叨着,只要中美能坐下来谈,美国农产品出口、科技企业进中国市场的事就有谱了。 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美国公司,比如波音、苹果,最近几个月股价忽上忽下,就是怕中美关系出岔子。但政界就吵起来了,一些强硬派议员跳出来骂,说搞G2是“抬举中国”,得接着给中国施压。 可他们忘了,2018年那场贸易战,打了好几年,美国一点便宜没占到,反而让自己的制造业成本飙涨,不少企业干脆把工厂迁到别的国家,亏得血本无归。 特朗普才不管这些虚头巴脑的争议,他只看实在的好处——不然也不会在白宫跟高官们吵着要跟伊朗谈判,哪怕让点步也要达成协议。在他眼里,谈判就是做生意,只要能拿到好处,姿态放低点不算啥,但前提是对方得有对等的实力,而中国显然就是那个有资格跟他坐一桌谈的对手。 不过,特朗普想搞G2,还得看中国接不接茬。中国从来不怕跟美国平等对话,但前提是美国得拿出尊重的样子,不能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提无理要求。 之前特朗普威胁加关税,中国直接就对等反制,明明白白告诉他“想让中国服软没门”,这态度已经很清楚了。现在中国的贸易结构早优化了,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从2007年的9.9%降到2024年的2.2%,根本不怕美国拿贸易说事。 而且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就摆在那:美国需要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和大市场,中国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农产品,这种互相需要的关系,注定了只能平等合作,没法靠一方欺负另一方。 特朗普应该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次喊G2,没像以前那样放狠话,反而有点“求合作”的意思——这跟他之前在东亚的铺垫也对上了,先把盟友稳住,再跟中国谈核心事,算盘打得确实精。 至于G2最后能谈出啥结果,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清楚:特朗普总算认了中国的实力,知道在全球舞台上,没有中国配合,美国很多事根本干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