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权永久也不假,但你每年都得交一大笔房产税,一旦你收入减少无力负担房产税,政府会立即把你房子拍卖了,然后你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 房产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税率一般在1%到3%之间,看着不高,但它是按房子的市场价计算的。这意味着房价涨得越猛,税单也跟着水涨船高。比如一套30万美元的房子,每年可能就要交三四十美元的税,如果房价翻到50万,税就得跟着涨到五千甚至七千五百美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还能咬咬牙扛住,可对那些靠固定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这就是一把越勒越紧的绳子。更残酷的是,一旦遇到失业、大病或者物价飞涨,收入缩水,税单瞬间就能压垮你。 加州有个叫乔治的老爷子,年轻时修车攒钱买了房,后来房子增值到80万美元,房产税也飙到每年一万美元以上。退休后,他的养老金根本覆盖不了这笔开支,最后只能卖房住进破面包车。 而政府可不会跟你客气,只要你拖欠税款,他们能直接拍卖你的房子,而且房产税的优先级比房贷还高,欠银行的钱可能还能商量,欠政府的税?门都没有。底特律曾经有四万套有人居住的房产因欠税被拍卖,库克县也有31000套房子被挂上名单,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被迫离家的普通人。 拍卖过程更是“剥皮抽筋”,房子往往被低价批量处理,市场价几十万的房产可能几万块就卖了,原主人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还有些案例离谱到魔幻,有人只欠一百多美元,房子就被卖了几十万;还有人因为八美元多的欠税,家没了。这种制度看似为了公共服务,实则成了“股权盗窃”,尤其针对老人和低收入群体。 结果就是,美国街头那些帐篷背后,站着的可不是懒汉或瘾君子,很多人曾经是正经的中产。2025年,美国无家可归人数已经超过65万,平均每万人里就有二十多个睡大街,其中不少是老人。通胀高企、储蓄见底的现实下,一场意外就能让“房主”变“流浪汉”,而房产税就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别看美国房子挂着“永久产权”的金字招牌,实际上,它更像一张和地方政府签的长期租约,每年按时交钱,你才能继续住;一旦断供,产权瞬间蒸发。 这套制度表面上是为教育、警察、消防等公共服务筹钱,但在执行中,它成了社会贫困的加速器,房价涨-税负增-穷人被迫卖房-流落街头-社会问题加剧-政府更依赖房产税,恶性循环就这么转下去了。说到底,在一个整天把“自由”和“产权”挂嘴边的国家,让无数人无家可归的,可能只是一张塞进邮箱的税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