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不可轻敌!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我军或许面临一个难啃的骨头 这难啃的骨头不是台岛本身,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这小岛看着不起眼,面积才 4.35 平方公里,可位置太关键了,就在闽江入海口东北方向,刚好卡住福州马尾港到上海的海上通道,咱们华东沿海的船只要过这里,都在它的监控范围内。而且它东南 157 公里是台湾本岛,西边 300 公里是钓鱼岛,离琉球群岛也才 300 多公里,不管是防守还是控制周边海域,都占着先天优势。 东引岛的地形更是给防守帮了大忙,整个岛全是花岗岩山脉,四周全是悬崖峭壁,连一块沙滩都没有,岸边的水最浅都有 2 米,水流还急。 这种地方根本没法用登陆艇抢滩,士兵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想占领只能用直升机空降。可台军早就想到这一点,在岛上部署了 “毒刺” 防空导弹,专门盯着直升机,就是防备空降突袭。 台军在这小岛上花了几十年心思,把它打造成了个军事堡垒。现在岛上常驻着三千多兵力,比当地老百姓还多好几倍,这可是加强旅的规模,士兵都是专门练过反登陆的精锐,常年搞实弹射击,目标就是针对大陆方向。 武器装备更是武装到了牙齿,中南侧沿海有 16 个 “天弓 2” 防空导弹发射井,西引岛还有另一处 16 个发射点的防空阵地,控制这些导弹的雷达站就在岛北侧,24 小时盯着天空。 东端小岛上还有 4 座导弹发射装置,每座里有 4 枚 “雄风 2” 反舰导弹,专门用来封锁台湾海峡出入口,对咱们的舰队能形成直接威胁。另外还有两处火炮阵地,都藏在山坡反斜面,不容易被发现,东西各 6 座,一共 12 座,火力能覆盖周边海域。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岛的山体几乎被挖空了,形成了庞大的地下军事基地,当地人都叫它 “军事龙宫”。 地下主通道宽得能让两辆军卡并排走,还有八十多条分支洞穴,指挥中心、兵营、弹药库、医院全在里面,隧道把各个导弹阵地、火力点都连了起来。 这些地下工事能躲过大范围轰炸,就算地表被炸平,地下的兵力和武器还能通过隧道调动,随时反击。台军在里面存了足够半年以上的战备物资,弹药多到 “打不完,要销毁都不容易”,他们觉得能在这打持久战。 岛上的补给和交通也能支撑长期防守,有个中柱港能停 5000 吨的船,每月有三四个航次从台湾本岛送物资过来,南端还有两座直升机停机坪,能搞空中支援。这些设施让岛上的守军不用怕被短期围困,能坚持更久。而且东引岛还和基隆的 “天弓” 导弹阵地呼应,台军想靠它构成 “空防第一道防线”,咱们的飞机、军舰一动,岛上的雷达马上就能发现,第一时间把情报传回台湾本岛,等于咱们的行动刚开始就被盯着了。 对比起来,台岛面积大,防御力量分散,总能找到突破口。可东引岛小而精,所有兵力和火力都集中在一处,每一寸地方都布了防御,就像把力量全攥成了拳头。 常规的远程轰炸很难摧毁地下工事,要是强行空降,面对密集的防空导弹和地面火力,伤亡肯定小不了。它离大陆太近,就像家门口的一个哨卡,不拿下它,咱们的舰队南下、飞机升空都得背着后顾之忧,可拿下它又得付出不小的代价,这就是它比台岛难啃的地方。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是说这岛就攻不下来,只是必须重视它的防御强度,不能有丝毫轻敌。台军的工事虽然坚固,但经过几十年海风侵蚀,地下结构已经有钢筋外露生锈的问题,每年都要花大价钱维护。导弹发射流程复杂,需要二十多分钟准备,还依赖无线电,遇到电子干扰就容易出问题。 只要找对方法,精准打击它的雷达站、导弹发射口和补给线,这座堡垒的防御网就能被撕开。但不管怎么说,东引岛的地理优势和几十年的防御建设,确实让它成了台海冲突中必须正视的硬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