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官宣访华时间后,法德开始抢方向盘,都想安排元首访问中国   10月25号到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30 09:09:44

特朗普官宣访华时间后,法德开始抢方向盘,都想安排元首访问中国   10月25号到26号这两天,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着团队,跟美国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谈了谈。从海事物流的301措施,到关税暂停期能不能延长,再到芬太尼合作、农产品贸易,双方最揪心的问题都摆到了桌面上。最后还真达成了基本共识,美方甚至直接说“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这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松了口气。毕竟中美这两个大块头的经贸关系,牵扯着全世界的产业链稳定,一点动静都影响不小。   大家还在慢慢消化这波好消息,特朗普在吉隆坡东盟峰会上就搞了个大动作。他对着记者兴致勃勃地说,自己计划在中国春节之前第一次访华,还信心满满地表示,有把握跟中方达成“非常全面的协议”。 后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这事时,没给确切说法,但也承认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有战略引领作用,算是给这事留了不少想象空间。 特朗普这边刚说完,欧洲的法国和德国就动起来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俩是急着抢访华的“方向盘”。谁都清楚,中美关系一缓和,全球经贸的重心又要往亚太这边偏,这时候要是跟不上节奏,自家的经济利益肯定要受影响。   德国的动作特别显眼。要知道,德国企业跟中国市场早就绑得死死的了,单说汽车行业,就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和消费能力。   2025年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宝马、奔驰、大众的高管们,一个个都在说跟中国企业的合作多深。   宝马跟宁德时代一起设计电池,还跟Momenta合作搞自动驾驶软件,甚至把阿里、华为的技术都装到车里,它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就有三千多名工程师。   大众则跟上汽、小鹏联手合作,连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都实话实说,中德车企是“互补大于竞争”,得靠合作才能更快创新。   之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时也说过“脱钩不是正确策略”,当时外交部还回应说希望德方理性看待中国,这话背后其实全是德国企业的迫切需求。   现在特朗普官宣要访华,德国总理府立马就有消息传出来,说正在通过驻华使馆跟中方沟通,想把总理的访华行程安排在特朗普之前,就算不能提前,至少也得赶在同一时间段。   德国企业界更急,汽车协会已经开始写合作清单了,就盼着元首访华时能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合作、市场准入这些事敲定。毕竟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晚一步可能就被其他品牌甩开了。   法国也没闲着,虽说动作比德国慢一点,但心思一点都不少。法国在核能、航空航天这些领域,早就跟中国有合作基础了。空客的飞机订单、法电集团的核能项目,每年都能给法国带来不少收益。   眼看德国都开始抢进度了,法国总统府赶紧放话,说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今年3月访华时,已经为元首访华做了铺垫,现在正在协调具体时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特朗普访华前后,跟中国敲定新的核能合作项目,顺便把农产品出口的配额再往上提一提。   有消息说,法国农业部长都悄悄带着人去中国使馆了,手里拿着葡萄酒、乳制品的出口数据当“敲门砖”,就怕被德国抢先一步。 法德这波“抢着访华”的操作,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中美关税的暂停期快到11月10号了,接下来经贸政策怎么调,直接关系到欧洲企业的成本。   德国车企要搞电动化转型,全得靠中国的电池和软件技术;法国的核能设备出口,也等着中国的订单才能撑下去。要是等特朗普访华之后,中美先敲定了合作框架,那法德再想争取优惠条件可就难了。   而且从地缘政治上说,欧洲这两年一直在中美之间找平衡。现在中美关系缓和,要是自家元首没及时访华,以后在国际事务里说话的分量都要轻一截。   有意思的是,法德之间还在暗地里较劲。德国媒体爆料说,德国总理府已经跟中方提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合作方案,想靠产业互补性抢占先机。法国那边也马上跟上,说要拿出航空发动机技术合作当筹码,甚至暗示可以放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这阵子两边的驻华大使,跑中国部委、见中国企业的次数明显变多,就差把“想先访华”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就摆在那。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刚明确说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一出来,谁都想早点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中美经贸磋商的成果已经说明,跟中国合作得靠平等协商,不能靠施压胁迫。法德这时候抢着安排元首访华,说到底还是看清了形势。现在全球经济正处在复苏的关键时候,谁能先跟中国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0 阅读:697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