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满大街流浪汉的根源就是美国的房产税制度,在美国你买了房房子是你的不假,房屋产权永久也不假,但你每年都得交一大笔房产税,一旦你收入减少无力负担房产税,政府会立即把你房子拍卖了,然后你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走在美国的大街上,你不难发现一个令人心酸的景象——流浪汉随处可见。他们有的蜷缩在街角的纸箱里,有的推着破旧的购物车,满脸疲惫,眼神空洞。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些人懒惰或者自愿选择这样的生活,但实际上,美国流浪汉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个你平时可能从未深究的东西——房产税制度。 在美国,房子虽然可以说是你的私有财产,产权几乎是永久的,但这里有一条不容忽视的规则:每年你都必须交一大笔房产税。 如果因为收入下降或生活压力,你无力支付,这个“你的房子”说没就没。地方政府有权将你的房子拍卖,哪怕你平时按时还房贷,也可能因为税没交上而失去家园。这就是很多普通美国家庭不经意间滑向无家可归边缘的逻辑。 美国的房产税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包括县、城市和学区,几乎占据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用这些税收,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教育、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 乍一看,这好像是政府在做善事,但问题在于,这种制度把经济压力直接压在了普通居民身上。尤其是房价高涨的地区,房产税也随之水涨船高,让不少原本能够自给自足的家庭突然陷入危机。 举例来说,新泽西州是美国房产税最高的州之一。一套中位数的房子每年要交 9345 美元的税费,光是这个数字就足够让很多家庭皱眉。 如果把目光投向加利福尼亚,一套价值 100 万美元的房子,每年的房产税大约在 8100 美元左右,而房价涨了,税也涨。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意味着每年的生活成本和税务压力在不断增加,一旦遇到收入下降、失业或者医疗开销激增,很可能连税都交不上。 房产税逾期不仅有罚息,而且这些罚款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更让人无奈的是,地方政府的收税权利是优先的。你可能已经还了大部分房贷,但如果税没交上,他们有权直接拍卖你的房子。 你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积累的家产,可能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于是,很多家庭被迫搬离原本熟悉的社区,甚至不得不流落街头。 疫情后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以 2023 年洛杉矶为例,当时当地的流浪人口中,有 23%的人在失去住所前一年仍然有稳定工作和房子。 他们没有懒惰,也没有选择流浪,而是因为房产税和生活开销的压力彻底崩溃。这个比例足够说明,流浪汉问题绝非个体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是经济和政策交织下的结果。 老人和低收入家庭是最容易被房产税“拖垮”的群体。以伊利诺伊州为例,有些老人的房产税一年加起来甚至超过了他们当年买房的价格。 虽然政府有一些减免政策,但实际操作中门槛很高,覆盖面有限,根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老人们即便想保住自己的家,也常常因为资金不足,被迫搬离,甚至成为街头流浪者。 房产税的这种制度安排,不仅让中低收入家庭难以维持生活,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结构的稳定。数据显示,美国的流浪汉人数在 2024 年达到了 77 万。 想象一下,77 万人没有固定住所,他们中很多人曾经有工作、有家庭,却因为税务和生活压力被迫走上街头。这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此外,美国各州的房产税政策差异很大。东北部和西海岸的房产税高企,居民负担重,而南部和中西部的税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一种“搬家压力”,许多家庭为了逃避高额税费,被迫迁往低税率地区。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搬迁意味着工作、社区和社交网络的丧失,短期能缓解经济压力,但长期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房产税不仅影响个人,还会间接推动其他社会问题。高额税费会迫使人们减少生活开支,压缩教育、医疗和养老预算,甚至影响下一代的生活质量。 长期来看,这种压力会让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恶性循环——收入低、税负高、房屋流失、社会边缘化,最终导致更多人步入流浪人口的行列。 有些人可能会说,美国政府提供了福利救济、住房补助等政策来缓解这个问题,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措施覆盖面有限,而且很多人因为程序复杂、等待时间长而无法真正受益。 尤其是在大城市,房价和税费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救济和补助的增幅,补助在时间和数量上都难以追赶实际压力。 从政策设计的角度看,美国房产税制度本意是为了公平筹集地方财政收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一种容易让人“掉队”的陷阱。 它没有充分考虑经济波动、个人收入差异以及意外开支的风险。更糟糕的是,当收入下降的人无法承担税务时,系统的反应机制并不是提供救助,而是直接剥夺财产,把人推向无家可归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