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

追风小小四 2025-10-30 00:15:52

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片供应,法国总统直接呼吁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 安世这家企业,它虽不造最尖端的处理器,却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占据四成市场份额,尤其是车规级晶体管和二极管,几乎每辆欧洲车里都有它的影子。 这事听着是中方“拒绝磋商”引发的连锁反应,可把前因后果扒出来看,完全是另一回事。我的批判方向很明确:欧洲政客把“自己闯的祸”甩锅给中国,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不仅解决不了芯片危机,反而会把全球供应链拖进更大的泥潭。 谁能想到安世现在成了“烫手山芋”?这家企业最早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后来转给恩智浦,因为不算核心资产被剥离出来。2016年是中方闻泰科技花181亿元收购的,整整9年时间把它从普通企业打造成毛利率37%、零负债的优质公司,光给荷兰每年就贡献1.3亿欧元税收,本来是跨国合作的典范。 问题的根子在荷兰自己身上。2025年9月30号,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出手,以“供应链安全”为借口,冻结了安世全球30家实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还暂停了中国籍高管的职务,强行派外籍董事掌权,等于直接抢走了闻泰科技的控制权。这哪是什么“监管措施”,分明是把商业合作当成了地缘博弈的筹码,说难听点就是明火执仗的抢夺。 中方拒绝磋商太正常了——人家都把你家的东西抢了,还逼着你坐下来谈“怎么配合抢”,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更关键的是,荷兰抢了控制权却玩不转全局,安世的核心生产和供应链环节跟中国市场深度绑定,荷兰这边一闹,中国商务部只能对安世中国工厂实施出口管制,供应链自然就断了。 欧洲车企现在的困境纯属自食其果。安世的车规级芯片不是普通货,小到车窗升降、座椅加热,大到发动机、刹车系统,几乎都离不开它,德国大众、宝马这些巨头早把它当成核心供应商。之前2021年的芯片危机已经让全球汽车减产1500万辆,损失2100亿美元,现在安世一断供,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直接停产,库存只够撑两三周,数万员工都要面临短时工作制。 法国总统喊着要“最严厉制裁”,更像是转移矛盾的政治表演。他心里清楚,安世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荷兰的单边行动,背后还有美国拉拢荷、日搞半导体围剿的影子。真要制裁中国,先不说中国是欧洲汽车的重要市场,单说芯片供应链,欧洲现在连替代供应商都找不到——车规级芯片要经过一两年的认证,根本没法临时换货源。 这场风波最暴露问题的,是全球供应链“效率至上”的脆弱性。以前企业都追求“成本最优”,把供应链拧成一根细绳子,现在被地缘政治一扯就断。安世不是造尖端处理器的,只是做成熟制程的功率半导体,连这都能引发停产危机,可见全球产业早被绑在了一起。 说到底,这不是“中方拒绝磋商”的问题,而是荷兰先破坏了商业规则。要解决危机也简单,荷兰把安世的控制权还给中方,供应链自然就能恢复。可要是硬着头皮搞对抗,最后受伤的只会是欧洲自己的汽车产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安世半导体公司 荷兰芯片困局 荷兰安世半导体 安世科技 安世中国 荷兰安世事件 安国际权威机构

0 阅读:108
追风小小四

追风小小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