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稀土,特朗普还有一件特殊的事,希望中国能够答应? 在中美会晤前夕,美方被曝或许将向中方,提出一个超出常规贸易范畴的特殊议题。据《南华早报》披露,除了惯常讨论的大豆、稀土等经贸问题外,美方希望将跨国收养问题纳入议事日程。 这一不寻常的请求背后,是自1992年以来超过8.2万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历史背景,以及去年9月中国政策调整后,近270个美国家庭收养程序受影响的最新情况。 白宫方面近日对此作出回应,称特朗普已获悉这些家庭的困境,却以不当言辞妄议中国政策,甚至声称中方决定“不可接受”。这种表态显然忽视了国际事务中的相互尊重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超过100名美国议员和33名州长就此事致信拜登政府,但当时并未将此议题列入高层会谈议程。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在去年9月就已明确表示,跨国收养政策调整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体现了国家对儿童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一政策转变并非孤立决定,而是与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进步,儿童福利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各地建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民众收养意愿显著提升,目前国内收养量已占收养总数的近90%。同时,通过家庭寄养、“类家庭”养育等创新模式,越来越多孤儿得以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而且,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国内孤儿数量本身就在减少。在这一背景下,优先保障本国公民的收养需求,既是国际惯例,也符合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中国在儿童福利事业上取得的进步,使其有能力为境内孤儿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美方一些政客的指责显然忽视了这些事实。跨国收养本质上应该以儿童福祉为核心,而非满足收养方的需求。历史上一些跨国收养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也促使各国都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其政策调整既符合国际公约精神,也展现了在新形势下保护儿童权益的决心。 中美两国在儿童福利领域本可开展建设性合作,但美方若继续以施压代替对话,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可能影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国始终重视儿童权益保障,这一立场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在跨国收养问题上,中方将继续遵循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用户14xxx14
美国应当给我们多送点白种儿童供我们无孩家庭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