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0-29 21:56:42

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说:“我发现同样是外国军舰擅闯南海,中国对日本的的态度和其它国家完全不一样,对其它国家都是喊话驱离,对日本“咣咣”就是两炮,虽然不是直接对着军舰打,是打军舰前方的水面,但那可是实打实的真炮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个月日本"出云"级军舰带着补给船晃进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解放军054A护卫舰立马赶过去,按照公开的无线电记录,中方先用英语和日语反复喊话,明确告知这是中国领海,要求立即离开。   日方军舰装聋作哑,还试图继续朝仁爱礁方向移动,接下来的画面很直接,中方护卫舰主炮开火,两发炮弹精准落在日舰前方约50米的海面,水柱冲起十几米高,日方军舰当场停船,没几分钟就调头撤了。   对比其它国家就能看出差别,美国军舰穿航台湾海峡,中方多是派舰机跟监警戒,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强闯仁爱礁,中方海警船主要靠喊话、灯光警示和航线拦截,最多用水炮喷射,很少动用实弹威慑。   为什么单单对日本这么硬?表面看是历史恩怨作祟,甲午战争的耻辱,侵华战争的血债,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的惨痛记忆,这些伤疤确实没愈合,日本战后对历史的态度更让人堵心,该道歉时打太极,该反省时顾左右而言他。   但中国不是意气用事的国家,对日强硬绝不只因为历史账,真正让人警惕的是日本在南海的现实动作,这几年日本在南海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出云"级改装完能起降F-35B战机,本质就是航母,却偏要叫"护卫舰",在南海一泡就是几个月。   日本跟美军搞联合演习,跟菲律宾练反潜协同,还专门盯着"夺岛"科目看,北约国家也来观摩,这哪是普通的"自由航行",分明是在家门口布棋子,想把南海、东海、台海的事儿串起来搞"三海联动"。   更关键的是,日本签了《互惠准入协定》,允许军队进驻菲律宾搞训练,把军事存在常态化,这种做法跟菲律宾单纯的"坐滩"挑衅、越南在双边框架下的博弈完全不同,已经触及了"引入外部势力加剧地区紧张"的红线。   日本本身不是南海声索国,却频频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借口插手,这种"非当事国搅局"的做法最让人警惕,它想借着南海问题把军事手脚伸得更长,配合美国在中国周边编织包围网。   从应对逻辑来看,中国的差异化处理其实很精准,对美国这种全球军事强国,硬碰硬容易局势失控,所以选择跟监警戒,用实力对话但不主动激化,对菲律宾这种"跟着起哄"的角色,水炮驱离就够了,既守住岛礁,又不给它炒作"被欺负"的借口。   唯独日本,既有未清算的历史债务,又在现实中拉外部势力搅局,还试图把军事存在常态化,这种双重甚至三重属性的挑衅,自然得用更硬的手段回应。   中国海警法里早就规定,对拒不服从警告的外国船只,可以采取包括使用武器在内的强制措施,实弹警告是其中一种,但使用有严格梯度,通常是在对方无视多次警告、行为具有明显挑衅性时才会启动,日本军舰多次在收到明确警告后仍继续推进,才会触发这种更高层级的回应。   那两发打在水面的炮弹,其实就是一句明明白白的话:红线在这儿,别试探,中国从"口头警告"到"实弹说话",升级的不是态度,而是日本挑衅的性质。   外界能从应对强度的差异里看出中国在南海的政策底线:对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国家,始终留着沟通的大门;但对试图拉外部势力、搞军事挑衅的行为,绝不会有任何含糊。   这种精准威慑既划出了行为红线,又避免了局势过度升级,南海不是谁想来就来的地方,更不是可以拉帮结派搞小动作的舞台,那两声炮响,就是对所有试图在中国家门口撒野的人最直白的提醒:想越线,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信息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关于南海立场,西方为何总在炒作中国对待菲越 “双标”?》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