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敢说了!莫斯科电视台,公开喊话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导弹就天下无敌,真要赢尊重,还

云海澄碧翠 2025-10-29 18:03:57

太敢说了!莫斯科电视台,公开喊话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导弹就天下无敌,真要赢尊重,还得靠拳头打疼对手! 俄罗斯媒体的一则评论尖锐指出,仅凭航母与导弹这类先进装备,并不足以赢得真正的国际尊重。这种观点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强大的军事硬件与实际威慑力之间,存在着一条需要用决心和行动来跨越的鸿沟。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成就斐然。福建舰航母所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是一项连美国福特号航母都未完全掌握的技术。 其规划的舰载机联队,融合歼 - 35隐身战机、歼 - 15T与空警 - 600固定翼预警机。此配置方案在若干关键整合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领先于对手。 同时,中国还拥有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其中,鹰击-21据称末端速度可达10马赫,而鹰击-18具备末段3马赫的突防能力,两者都让现有的拦截系统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这些硬件上的巨大优势,并未能完全杜绝外部的持续挑衅。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小动作不断,部分南海岛礁仍被占据,美国及其盟友更以“航行自由”为名,频繁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 这背后反映出一种危险的心理预判。一些外部势力似乎认定,中国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却缺乏在关键时刻使用的决心。 在这种认知下,先进的军事装备在他们眼中威慑力打了折扣,甚至被视为“移动靶子”或昂贵的摆设。 如何让实力转化为有效的威慑信誉,俄罗斯的策略提供了一个参照。其强硬立场源于长期遭受西方经济制裁与外交孤立的切身体会。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直言,胜利需要在战场上取得,与美国谈判毫无益处。 面对北约在波兰、罗马尼亚部署反导系统和频繁的军事演习,俄罗斯的回应从不只停留在口头。它选择用实际行动让对手感受到切实的“疼痛”。 无论是派遣图-95战略轰炸机巡航至阿拉斯加附近,还是让核潜艇在美国海岸线附近浮出水面,都在传递明确信号。 这些行动的目的并非主动挑起战争,而是为了清晰地展示反制的决心与能力。通过让对手感受到跨越红线的真实代价,俄罗斯为自身的威慑力注入了无可辩驳的可信度。一把从不出鞘的宝剑,终究会被视为装饰品。 当然,“打疼对手”的策略也伴随着风险。它需要精准的战略平衡,避免陷入类似导致苏联解体的“成本强加”战略陷阱。 威慑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亮明底线来消除对手的误判,从而阻止冲突的发生,而非单纯升级对抗。 模糊的战略底线,反而容易诱发对手“切香肠”式的试探,增加因误判而爆发危机的风险。国际关系的现实法则便是“欺软怕硬”,实力是赢得尊重的基础,而敢于使用的决心,才是实力的核心。 强大军事力量,宛如坚实后盾,为“道义”保驾护航。唯有具备这般实力,“道义”之声方能冲破阻碍,被世人倾耳聆听,彰显其应有的价值与力量。 若无实力为坚实后盾,纵有至理名言,亦难获他人倾听。实力恰似基石,支撑着话语的分量,缺之,则道理如空中楼阁,难以落地生根,引人关注。和平从来不是退让或祈求得来的,它需要依靠强大的力量来捍卫。 因此,福建舰与鹰击导弹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一种“可预测的稳定”。它们的存在就是要让任何潜在的挑衅者都明白,越界的代价是其无法承受的。这才是将冰冷的军事技术,转化为赢得尊重与维护和平的有效工具。

0 阅读:0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