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静安面包房关门的消息,愣了三秒。 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法棍,也不是白脱别司忌。 是我小时候攥着几毛钱和粮票,跟着我妈在华山路那个长长的队伍里,踮着脚往前探头的样子。 那时候一根热乎乎的法棍,就是顶天的奢侈品。 配罗宋汤,那是过年才有的待遇。 说句良心话,它早就没那么好吃了。 甚至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它已经“隐身”很久了。 产品老化,跟不上趟,被淘汰是市场规律,道理谁都懂。 但人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动物。 有些东西,你平时想不起来,甚至路过都懒得进去。 可一旦听说它要没了,要永远消失了,心就像被猛地揪了一下。 空落落的。 从克莉丝汀,到马哥孛罗,再到今天的静安面包房…… 我们告别的,哪是几家面包店啊。 我们是在跟那个回不去的年代,那个物质贫乏但快乐很简单的自己,做最后的切割。 听说还有三家店会多开一阵子。 要去买一根吗? 算了,还是不去了。 就让那个味道,完完整整地,留在记忆里吧。
原谅我才懂莞莞类卿🥲原来这就叫故人之姿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