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因震怒而下旨,将霍氏一族满门抄斩。皇后霍成君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刘询的寝宫,哭着质问:“陛下,为何对霍家这般无情无义?”
霍光是西汉中期的重要人物,身居大司马大将军之职,先后辅佐昭帝、昌邑王与宣帝三朝,权势极大,掌控着军权与朝政,即便皇帝更迭,他的地位也始终稳固。霍光家境殷实,妻子是霍显,两人育有多个子女,小女儿便是霍成君。
霍光对女儿们十分疼爱,尤其偏爱霍成君,将她娇惯着长大。霍成君成年后,嫁妆十分丰厚,嫁人本应是件美满的事。
元平元年,在霍光的全力协助下,刘询得以登基,成为汉宣帝。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曾经历巫蛊之祸,险些丧命,多亏霍光出手相助才得以脱险。他刚登上皇位,急需稳固自身根基,霍光自然就成了他倚仗的靠山。
为了拉近与霍光的关系,刘询很快将霍成君召入宫中,封其为婕妤。霍成君入宫后生活顺遂,宫中不仅为她安排了专属居所,还有侍女随身伺候,吃穿用度毫无忧虑。
但刘询心中始终有个牵挂,他对首任妻子许平君感情深厚。早年两人在民间结为夫妻,许平君陪着他吃苦受累,帮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元凤六年,刘询正式册封许平君为皇后。这一来,霍成君的盘算彻底落空——她本以为凭借父亲的权势,自己能直接成为皇后,最终却被冷落一旁。
作为母亲的霍显对此难以忍受,对许平君恨之入骨。本始三年,霍显找到女医淳于衍,让她在许平君的汤药里下毒。当时许平君正怀有身孕,中毒后没几天便离世了,所幸儿子刘奭得以存活。
刘询心中满是疑虑,明知此事另有隐情,但因霍光尚在人世,他顾虑全局,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
许平君去世后,霍成君顺利登上后位。
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刘询册封霍成君为皇后,表面上是感谢霍光的拥立之功,实则是为了平衡朝中局势。霍成君成为皇后后,仗着家族势力在宫中肆意妄为。她喜好奢华,出行的车马队伍十分庞大,赏赐身边侍从动辄就是上千万钱,宫女们为她缝制衣物、打理珠宝,日夜不停歇。
地节二年,霍光病逝,霍家虽表面依旧风光,内部却已开始出现问题。
刘询终于得以亲掌朝政,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册封刘奭为太子,还将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封为平恩侯,赏赐田宅,以此追念往日的恩情。
霍显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她认为刘奭出身低微,不配当太子,若霍成君能生下儿子,那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于是她又起了歹念,教唆霍成君去谋害刘奭。霍成君多次召刘奭入宫,赏赐有毒的饮食。好在刘奭的奶妈警惕性高,每次都先尝食,几次下来,毒计均未得逞,奶妈甚至还中过一次毒,吐血倒地,所幸刘奭安然无恙。
霍光去世两年后,女医淳于衍在狱中供出实情,毒杀许平君的旧案得以重审。
霍显担心事情败露,便拉拢儿子霍禹、霍云、霍山以及一众党羽,密谋发动叛乱。他们计划杀害刘询,另立一位新皇帝,重新掌控大权。叛乱计划中,包括刺杀丞相田延年、许广汉,控制禁军,封锁城门等内容。
但刘询早已做好准备,他派人监视霍府,一旦有异动便立即抓捕。同年七月,霍家的叛乱计划败露,刘询下旨将其全部剿灭。霍禹被处以腰斩之刑,霍云、霍山自杀身亡,霍显及其党羽均被处死,此案株连了数千户人家,长安城中满是哭声。除了少数外戚,霍氏一族几乎被彻底灭门。
霍成君得知家族覆灭的消息后,冲到刘询的寝宫哭闹,质问他为何如此绝情。刘询拿出证据,将毒杀许平君与密谋叛乱的供词摆在她面前,霍成君顿时无言以对,当场瘫倒在地。她的皇后之位自然无法保住,不久后,刘奭被下毒的案件也被曝光,奶妈的证词确凿无疑。刘询震怒之下,废黜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收回皇后印玺,将她赶出后宫,囚禁在上林苑的昭台宫。
刘询对霍家的恨意并未消减,黄龙二年,他又下旨将霍成君迁往云林馆。云林馆更为破败,房屋漏风,荒草丛生,无人照料。霍成君在那里只待了几天,便上吊自杀了,年仅三十岁左右。
她的尸体被运到蓝田县昆吾亭东边,埋在一座无名坟墓中,既没有墓碑,也无人祭祀,在风吹日晒中,这座坟墓渐渐荒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