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

萧兹探秘说 2025-10-28 17:39:13

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来,而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 刚薅完安世的羊毛还没捂热,欧盟主席就把贪婪的目光扫向了中国光伏,嘴里喊着“重大商业机遇”,潜台词却明明白白——想要分这块蛋糕,就得先把中国这个头号对手给压下去,这算盘打得简直震天响。 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光伏产业撑不起野心,又眼馋新能源转型的巨大红利,只能走“打压别人、成全自己”的老路子,压根没想过靠真本事竞争。 欧盟这些年一直喊着要搞“绿色新政”,目标挺宏伟: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得冲到45%,光伏装机量更是要飙到600吉瓦以上。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自家的光伏产业压根就是个“半残”状态。 就说光伏玻璃这关键部件,欧洲本土能造出来的连三成都不到,从最开始的硅料到后面的逆变器,几乎每个环节都掉链子,每年八成以上的光伏玻璃都得从中国进口。更让欧洲厂商眼红的是,中国造的光伏组件和玻璃,价格比欧洲本土货便宜足足三成还多,欧洲人装一套光伏系统,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支出都花在了中国产品上,这让他们怎么能坐得住? 眼馋归眼馋,欧洲没想着怎么砸钱搞研发、扩产能,反倒又捡起了贸易保护的老套路。7月份刚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这操作他们可太熟了——早在2013年,就给中国光伏玻璃开了高达75.4%的反倾销税单,当时欧洲本土企业还欢呼雀跃,觉得这下能垄断市场了。 结果没过多久,欧洲老百姓就发现电价蹭蹭往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跟着飙升,最后欧盟只能硬着头皮跟中国谈价格承诺,闹了个里外不是人,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冯德莱恩还跟着煽风点火,说中国光伏“产能过剩”冲击了欧洲市场,这话听着就好笑。中国光伏能有今天的规模,靠的是十几年的技术沉淀和全产业链的磨合,从硅料提纯到组件封装,每一步都靠自己钻研,跟什么所谓的“补贴”压根没关系。 欧洲本土那些光伏企业急得跳脚,联名给欧委会告状,说中国产品让他们活不下去了,可压根不提自己造的东西又贵又不顶用,更不说他们在产能投入上有多抠门——过去一年半,欧洲新玻璃窑炉的融资总额,还不如中国一家头部企业半年投的多,这怎么可能竞争得过? 欧盟喊着2030年本土光伏供应链要占40%,可光靠喊口号没用啊。梅耶博格在德国的产线、Enel在意大利的基地,就算全开足马力生产,也赶不上欧洲光伏装机的需求增速,到时候还不是得乖乖进口。 其实2013年那回光伏争端,中国反手就对欧盟葡萄酒发起反制,最后双方只能坐下来谈。现在中国的应对更从容了,隆基、晶科这些企业早就把市场铺开,对东盟的出口今年一季度就涨了65%,就算少了欧洲市场,也丝毫不影响大局。 欧盟一边想靠《碳边境调节机制》给中国产品设门槛,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低成本组件——没有中国货,他们的绿色转型就是空谈,这种又想打压又想依赖的操作,简直是自相矛盾。 冯德莱恩嘴里的“对抗出机遇”,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本事搞研发、扩产能,又眼馋新能源的红利,只能靠打压竞争对手来给自己找补。可新能源产业从来不是靠“对抗”就能发展起来的,得真金白银砸研发,踏踏实实干产业。 欧洲要是一门心思盯着“对抗中国”,而不是补自己产业链的短板,最后可能连2030年的光伏装机目标都完不成,到时候“重大商业机遇”没抓住,反倒把自己的绿色转型之路给堵死了,那才真叫得不偿失。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