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巴西总统卢拉的最新宣布,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哪是应对美国关税的反击,分明是给所有依赖单一大国的国家上了堂“主权课”! 今年8月,美国突然给巴西输美的大部分产品加了40%的关税,算上之前的税率,好多东西要交50%的税才能进美国市场。虽说飞机、坚果这些少数商品被豁免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不是为了平衡贸易,就是政治刁难。因为卢拉上台后总批评美国“退群毁约”,还反对美国干涉拉美事务,双方在国际问题上对着干,美国这是拿关税当“大棒”敲巴西呢。 面对这架势,卢拉最近的应对特别耐人寻味。他没跟着美国的节奏瞎较劲,先是宣布要和美国谈判,但撂下话说“巴西永远不会像弱小国家面对强国那样谈判”,还明确表示“不会依附于任何国家,更不受外国总统情绪摆布”。 光说硬话不算啥,卢拉早悄悄布了局——今年五月访华时,刚下飞机就跟中国签了19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直白说就是以后中巴做生意,直接用雷亚尔和人民币结账,不用再换成美元了。这步棋走得太妙了,等于绕开了美国能拿捏人的金融抓手。 要知道,以前巴西好多出口都盯着美国市场,美国一加税,农民和企业就得发愁。但现在不一样了,巴西的大豆早把重心转到了中国。今年九月,巴西卖出去的大豆里,九成都运到了中国,占比高达93%,前十个月的出口量都破了历史纪录。这么一来,美国加不加税影响就小多了——大豆不愁卖,自然不用看美国脸色。卢拉登机前那句“与中国走近,不害怕特朗普报复”,可不是吹牛,是真有底气在。 这还不算完,卢拉还在联合其他“全球南方”的国家,就是那些发展中国家,一起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他心里门儿清,单个国家跟美国硬碰硬容易吃亏,但一群国家抱团,美国就没法随便拿捏了。就像街坊邻居被恶霸欺负,要是各自忍气吞声,恶霸更嚣张;要是联合起来讲道理,恶霸反而得收敛。这种不单打独斗、找盟友壮声势的做法,比单纯反加税高明多了。 为啥说这是堂“主权课”?得先说说“依赖单一大国”的坑有多深。好多小国为了卖产品,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比如以前有些东南亚国家的大米只卖给美国,美国一压价就得亏本;还有些国家连货币都跟美元绑在一起,美国一加息,本国经济就跟着动荡。这些国家看着赚了钱,其实主权早被稀释了,人家一抬手就能掐住你的经济喉咙。 卢拉就是用自己的做法告诉大家:摆脱依赖才是真主权。你看,他没守着美国市场死磕,而是把中国变成了最大靠山——2024年中巴贸易额都突破1881亿美元了,中国又是买巴西的铁矿石、石油,又是投资建电厂、修基础设施,给的都是长期踏实的合作,不是那种“快进快出”的短期投机。 更关键的是本币结算,以前做生意得先换美元,美国能通过印美元、调利率折腾全球,现在中巴直接用自己的钱结账,美元霸权的绳子就松了一截。这就像以前买东西必须用老板发的购物券,现在能直接用现金,再也不用看老板脸色了。 还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美国加税之后,巴西国内大多数人都支持卢拉的应对措施。这说明老百姓也明白,依附别人换不来尊严,只有自己掌握主动权,国家才能硬气。反观有些国家,被大国卡了脖子还不敢反抗,生怕丢了市场,结果越忍越被动,最后连自己的产业都保不住。 卢拉这堂“课”的核心其实就一句话:主权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实在的布局拼出来的。不是说不能跟大国合作,而是不能“单靠”一个大国;不是要跟谁对着干,而是得有“没你也行”的底气。他应对美国关税的那些做法——找新市场、搞本币结算、联合同伴,每一步都在摆脱“被拿捏”的命运,把经济主动权攥回自己手里。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看懂了这套路,不少拉美国家开始学巴西,跟中国搞本币贸易,还有非洲国家联合起来跟欧美谈资源定价。美国可能没意识到,它挥起的关税大棒,反而把更多国家打醒了——原来不依附霸权,日子能过得更踏实。卢拉这堂“主权课”,可比单纯的贸易反击有分量多了,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能自己说了算,才是真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