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刑期”已到!李成钢在吉隆坡新闻通气会上抛出的“初步框架性协议”,简直

洛风阐社会 2025-10-28 14:44:55

荷兰 “刑期” 已到!李成钢在吉隆坡新闻通气会上抛出的 “初步框架性协议”,简直就是给中美贸易战写下的 “终场预告”,连带着之前跟着美国起舞的荷兰,也该从芯片管制的死胡同里钻出来了。 2025 年 10 月 26 日这场会谈可不是走过场,能让一直摆强硬姿态的美方松口,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利益较量,而李成钢的表态,正是捅破这层窗户纸的关键 —— 要搞懂美方为啥突然软下来,得先回头看看这场打了七年的贸易战,到底把双方折腾成了什么样。 2018 年特朗普拿着 “301 调查” 当幌子,先是对 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后来一路加码到 3700 亿美元,本想靠关税压垮中国经济,结果反把自己坑得够呛。 2023 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飙到 1.06 万亿美元,比贸易战前还高,光对墨西哥的逆差就涨了 17%,说好的 “制造业回流” 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反倒是中国 2023 年外贸 “新三样” 出口直接突破万亿,同比涨了 29.9%,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还接着涨了 8.7%,这反差简直像极了有人想摔别人盘子,结果手滑把自己的碗砸了个稀碎。 美方这次愿意坐下来谈出 “初步框架”,说到底就是硬撑不下去了。 两周前还扯着嗓子喊 11 月 1 日要对华加征 100% 关税,结果谈判一结束就立刻改口说 “放弃加税”,还把贸易休战期又延长了,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连李成钢提到 “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 时,语气里都带着点藏不住的调侃。 毕竟美方手里的牌早就不够打了,之前搞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对外投资限制,看着来势汹汹,实则把自己家企业坑得不轻 —— 荷兰 ASML 早就在私下抱怨,美国这政策根本是要砸了自己全球供应链的饭碗,现在中美要和解,荷兰哪还敢硬扛?之前 9 月 1 日急着搞的芯片管制,如今看来不过是给自己绑手脚的蠢操作。 李成钢敢这么有底气谈,早十几年就埋下了伏笔。 他 2011 年主编的《WTO 规则的博弈》里就说过,稀土会是未来经贸谈判的焦点,果不其然,现在中国握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命脉,美方高科技产业离了这东西根本转不动;除了稀土这张硬牌,农产品领域的博弈更让美方坐不住。 美财长贝森特自己就是豆农,能不知道美国农场主有多急?中国要是不买美豆,大不了转向巴西、阿根廷采购,可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大豆卖不出去,中期选举就得悬,这也是为啥会谈里大豆成了绕不开的重点议题。 反观中方,2020 年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里承诺的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市场准入,哪一条都没打折扣,仅 2024 年,我国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近 67.5 万件,海关层面扣留的侵权货物更是达到 8160 多万件,这份诚意加实力,美方就算想无视都难。 再往深了说,这次 “初步框架性协议” 的分量可绝不是随便画的饼。 2020 年第一阶段协议里,光是食品和农产品领域,就解禁了超 600 家美国企业的牛肉出口,这次的框架只会更务实。 毕竟美方也看清了,“脱钩断链” 就是个自欺欺人的伪命题 ——2022 年砸了大价钱搞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没拦住中国锂电池、5G 设备的全球扩张不说,还让自己的通胀居高不下。 更别说世贸组织早在 2020 年就裁决美方 301 关税违反规则,法理上站不住脚,现实里又吃了大亏,再耗下去只会更被动,这账谁都会算。 荷兰的处境就更有意思了,之前跟着美国搞芯片管制,以为能拿捏中国,结果 ASML 的先进光刻机卖不出去,中国自主研发的脚步反而跑得更快。 现在中美要结束贸易战,荷兰要是还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别说光刻机市场保不住,连整个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都得丢,这 “刑期” 一到,解除管制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毕竟全球产业链就像一张网,中美这两个主角都要握手了,旁边的配角哪有还硬撑着不配合的道理? 从 2018 年到 2025 年,七年贸易战打下来,美方从 “极限施压” 被逼到 “主动妥协”,中方从 “被动反制” 变成 “掌握主动”,李成钢抛出的 “初步框架性协议”,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美国要是早想明白关税加不出优势、封锁封不住发展,也不至于白白亏了几千亿贸易逆差,还让荷兰这些盟友跟着遭罪。 现在协议框架有了,休战期延了,接下来就看具体条款落地,而荷兰的芯片管制松绑,大概率会是第一个明确信号 —— 毕竟谁也不想在中美和解的当口,独自留在 “刑期” 里当冤大头。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