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刑期”已到! 这哪是“刑期”?分明是荷兰跟着美国瞎折腾的“苦日子”熬到头了!2023年9月,荷兰硬扛着中方沟通的诚意,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出台禁令,1970i、1980i这些浸润式DUV光刻机想卖给中国?得先拿政府许可,连配套的软件更新都卡得死死的。当时荷兰首相嘴硬,说是什么“国家安全”,转头就被ASML的财报打了脸——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占了ASML系统销售额的49%,美国市场才6%,这差距简直离谱! 荷兰政府没撑多久就露怯了。2025年达沃斯论坛上,首相斯霍夫话锋一转,说光刻机出口管制得“荷兰自行决定”,这话听着给美国留了面子,实则是认怂了。背后的账太好算:ASML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才75.16亿,净利润同比只涨了2.31%,订单量从56亿欧元直接跳水到26亿欧元,股价一天蒸发500多亿欧元,荷兰的养老基金全跟着遭殃。谁愿意抱着金饭碗挨饿?之前放着中国市场的大单不接,眼睁睁看着国产设备份额从不到20%冲到40%,换谁都急眼。 ASML的动作比政府还快。禁令松口的风声刚传出来,就有消息说他们在加紧发货,连原本标注“仅限欧洲使用”的零部件,都借着“技术升级”的名义送进了中国芯片厂。这公司太精明了,知道中国有700多台ASML光刻机在运转,光维修需求就能撑起不少营收,更别说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企业扩产的刚需。CEO傅恪礼之前还嘴硬说2026年中国市场占比会降,现在估计偷偷改了预测——毕竟DUV贡献了他们在华收入的70%,这肥肉谁舍得丢? 这里必须说三个门道。第一个是瓦森纳协定的双重标准,荷兰嘴上说遵守协定管控“军民两用”技术,实则是帮美国打“技术战”,可协定里根本没说DUV这种成熟设备不能卖。第二个是供应链韧性的反噬,ASML 85%的零部件靠外部供应,中国市场一停摆,德国的镜头供应商、日本的轴承厂商全跟着喊疼,荷兰根本扛不住产业链的压力。第三个是市场替代效应,荷兰卡了两年,上海微电子直接公开了EUV参数图,国产DUV的国产化率都到12%了,ASML再不回头,连汤都喝不上了。 你觉得荷兰是真心想合作,还是被利益逼得没办法?要是中国没搞自主研发,国产设备份额没突破40%,他们恐怕还在跟着美国起哄。还有个细节特讽刺,荷兰一边给ASML松绑,一边去年10月还冻结了闻泰科技147亿的安世半导体资产,想两头讨好,结果哪边都没捞着好。 中方的应对才叫“稳”。没跟荷兰硬碰硬,反而加速攻关,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进口额直接降了28%,新凯来这些企业在“湾芯展”上直接秀出替代设备,把ASML的市场占有率从85%压到52% 。这就是底气:你愿意卖,我们欢迎,但你要是卡脖子,我们也能自己造。荷兰显然看懂了,把DUV移出敏感商品清单,不用再申请许可,说白了就是怕彻底被挤出中国市场。 荷兰的“刑期”结束,本质是利益战胜了政治操弄。美国想靠“小院高墙”堵死中国技术路,却忘了全球化早把各国绑在了一起——ASML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需要成熟的设备,荷兰夹在中间,选政治站队就得饿肚子,选经济利益才能活命。那些喊着“脱钩断链”的人,从来没算过这笔最基本的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