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 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核心原因是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新规,而非安世半导体供应危机,二者是独立事件,安世半导体危机源于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依据冷战时期货物供应法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罢免中方高管、限制控制权,中方随后反制禁止其在华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 欧盟喊着“制裁”的口号,却把因果关系搅得稀里糊涂。明明是荷兰先撕毁市场规则,用冷战时期的老法律强夺中资企业,中方反制完全是正当防卫。 稀土管制从来不是主动出击,而是中方守住安全红线的必要中方。商务部新规明确针对敏感领域,还留了过渡期和人道主义豁免,根本没堵死合作的路。 欧盟的焦虑藏不住数据里。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欧盟自己的冶炼能力几乎为零,新能源汽车、风电产业离了中国稀土磁材就转不动。 所谓“独立事件”的说辞站不住脚。荷兰接管安世后,中方反制卡住其核心元器件供应,欧盟车企已出现减产、交付延迟的困境,这才急着拿制裁施压。 欧盟不是没试过“去中国化”。2023年搞的“欧洲稀土联盟”,法国开矿遇环保阻力,德国建厂产品不达标,到2029年投产也只够5%需求。 双重标准玩得倒是熟练。欧盟自己有《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对敏感技术管控更严,却反过来指责中方稀土管制“不合理”,简直可笑。 荷兰早尝到了苦果,派经济部长上门沟通却拒不道歉,中方直接让安世中国区“单飞”,按章程维护运营,把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 欧盟的制裁更像自断臂膀。2000个稀土出口许可证申请只批了一半,车企、机械行业压力山大,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折腾自己。 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你中有我。荷兰随意干预跨国企业,欧盟跟着加码制裁,本质是破坏国际合作的根基,最终只会反噬自身发展。 中方的每一步都有理有据,既没滥用权力,也没放弃沟通。稀土不是筹码,安全红线不能碰,合作得按规则来,这才是最基本的共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