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 1 分钟在家自查!这3 个 “信号” 一出现,糖友别拖延! 1分钟就能在家自查糖尿病并发症?这三个“信号”究竟藏在身体的哪个角落?要知道,我国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其中超过60%的糖友因为忽视早期信号,最终出现了肾衰、失明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是突然降临的,身体早就通过细微变化发出了警告。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5年后,约3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要注意的是,病程超过10年、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或是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友,属于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更需要掌握简单直接的自查方法,把风险扼杀在萌芽里。 第一个必须警惕的信号是足部感觉异常。糖友可以拿起家里的棉签,轻轻戳一下脚趾尖和脚掌边缘。如果感觉不到明显刺痛,或是像裹了一层厚袜子一样发木,就要高度重视。这是因为高血糖会损伤下肢神经,早期表现就是感觉减退,继续发展可能出现伤口不愈合,甚至需要截肢。临床中很多糖友就是因为没在意脚麻,等到发现伤口溃烂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第二个信号藏在眼睛里——视力突然模糊。不少糖友会发现,原本看报纸、看手机很清晰,突然之间字就变得发虚,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特别明显。这可不是老花眼那么简单,而是高血糖导致眼底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眼底有丰富的微小血管,是全身血管的“窗口”,一旦这里出现问题,说明全身血管都可能受到损伤。这种模糊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反复出现就意味着视网膜已经在受损,不及时干预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第三个容易被忽视的信号是尿液泡沫增多。晨起上厕所时,不妨多留意一下马桶里的尿液。如果泡沫细密且长时间不散,就像啤酒沫一样,很可能是肾脏受损的信号。肾脏里的肾小球就像过滤器,高血糖会破坏这个过滤器的结构,让蛋白质漏到尿液里,形成蛋白尿。肾脏损伤早期没有明显疼痛,等到出现水肿、乏力时,肾功能可能已经严重下降。 很多糖友只盯着血糖数值,却忽略了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实预防并发症并不复杂,除了每天1分钟的自查,更要做好这几件事。每天睡前用温水泡脚,仔细检查双脚是否有伤口、脱皮;控制饮食时别只算主食量,还要减少高油高盐食物,多吃菠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快走、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帮助稳定血糖。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自查只是早期发现的手段,不能替代专业检查。糖友每年必须做一次眼底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每半年测一次足部神经传导速度。这些检查能更精准地发现潜在问题,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发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和忽视,只要做好自查和预防,糖友也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