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一拳酿悲剧!14岁男生被同学击中左胸后四肢瘫痪,71万治疗费难以为继,家属哭诉:赢了官司却救不起娃 一场初中生间的日常嬉闹,竟变成摧毁一个家庭的噩梦。14岁男生小杨只因开玩笑喊了同学一句“大力女侠”,就被对方一拳击中左胸,随即栽倒在地——送往医院时已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虽保住性命,却落下四肢瘫痪、言语障碍的终身残疾。更让家属崩溃的是,即便法院判决学校担70%责任、女同学担20%责任,巨额治疗费仍陷入“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绝境。 嬉闹一拳致重伤:从玩笑到瘫痪仅15分钟 2024年5月21日晚自习课间,郯城银河初级中学九年级的小杨和同班女同学在楼道嬉闹。“他笑着喊我‘大力女侠’,我们平时经常这么打闹,我没生气就回了一拳。”女同学事后回忆,她用左拳捣向小杨左胸,没想到对方瞬间捂着胸口蹲下,紧接着脸朝下栽倒在地。 最早发现的物理老师仅简单询问后便离开,直到4分钟后,另一名老师被学生叫来,掐人中让小杨恢复了吸气反应。但老师们并未拨打120,而是用私家车送医——事发15分钟后,小杨才被送进急诊抢救室,此时已小便失禁、意识全无。经过36分钟抢救恢复自主心率,49分钟后恢复心跳,诊断结果却如晴天霹雳:呼吸心跳骤停、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年多过去,小杨的状况并未好转。2025年9月的出院记录显示,他神志模糊、言语不能、四肢瘫痪,连吞咽都成问题,多数时间只能卧床度日。截至2025年3月,他已辗转五家医院住院303天,医疗费用累计达71万元。 判决落地却陷“钱荒”:残疾家庭赔不起,保险款骤减44万 这场悲剧的责任划分,经两级法院审理终有定论。一审法院认定,学校因未安排人员巡视楼道、老师未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未打120、无专业医护介入)、送医方式不当,承担70%赔偿责任;女同学拳击行为直接引发事故,承担20%责任(由监护人赔付);小杨自身嬉闹有轻微过错,自担10%。二审法院维持这一责任比例,却对保险赔偿做出关键变更。 原本一审判决中,保险公司需向小杨家属支付约50万元赔偿(校方此前垫付的44.6万元另案处理),这笔钱能暂时支撑后续康复。但二审改判后,保险公司仅向小杨支付5.6万元,剩余44.6万元需返还校方——这意味着,家属能拿到的赔偿款直接缩水近90%。 更让人揪心的是女同学一方的赔偿。法院判决其需支付约13万元,但判决书显示,女孩父母早已离婚,父亲是一级多重残疾人,母亲是三级精神病人,全家靠年过六旬、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照料,仅靠政府低保度日。目前女孩家属仅垫付1万元,剩余12万元对这个家庭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借遍了亲戚朋友的钱,筹款平台只筹到1.5万,现在连保守治疗都快撑不下去了。”小杨家属哭诉,因没钱支付费用,孩子9月已从医院回家,那些花销大、效果好的康复治疗手段,始终没能用上。他们多次希望学校先行垫付部分费用,却只得到“服从法院判决”的回应。 网友揪心追问:课间安全谁来守?治疗费缺口谁来补? 事件曝光后,引发全网热议,697条评论满是揪心与追问: “不过是孩子间的玩笑,怎么就酿成终身残疾?老师第一时间不救、不打120,这4分钟的耽误太致命!” “女孩家庭确实困难,但小杨更无辜啊!70%的责任在学校,为啥不能先垫付治疗费救孩子?” “保险款改判太不合理了!本来能救急的钱,硬生生少了44万,孩子的康复谁来保障?” 目前,小杨仍在家中卧床,后续康复费用尚无着落。一场课间嬉闹背后,是一个少年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一个家庭的破碎与挣扎。校园安全的“漏洞”如何补上?巨额治疗费的缺口谁来填补?这个14岁少年的未来,还能等来转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