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某个不起眼的小城,这样的“风俗”竟然成了新娘的噩梦。那天,本该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却变成了一场“讨红包”的闹剧。陌生人在婚车前拦住了去路,态度毫不客气,“红包”二字成了他们的“入场券”。新娘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掏出红包,但对方的要求却毫无底线:“嫌少?不给你们放行就不让走!”这场景让人不禁心头一紧:这到底是风俗,还是变相的“抢劫”? 很多网友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震惊和愤怒。“拦婚车是哪个地方的风俗?”有人疑问,难道在现代社会,还有人把“讨红包”当作“风俗”来传承?更有人义愤填膺:“非亲非故,跟人家要香烟和红包,这也太过分了吧!人家随便给你一根香烟都算礼尚往来,你倒好,非要讨要,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抢劫。”这不禁让人深思:这样的“风俗”究竟源自何处?究竟是文化的扭曲,还是某些人心中的“灰色地带”?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背后折射出的人性问题。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地方习俗,不能一棒子打死。”但试问:习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睦还是为了敛财?如果我们放任这种“风俗”泛滥,只会让人们逐渐迷失在“礼尚往来”的名义下,变成了无休止的索取和强索。更何况,作为新婚夫妻,他们刚刚踏入人生的新的阶段,本应享受幸福,却被“讨红包”的场面搞得焦头烂额。 这场闹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应如何传承?又该如何避免被扭曲?有些“风俗”或许曾经有其合理性,但在现代社会,是否还应继续沿用?答案显而易见:尊重现代文明,倡导文明礼仪,绝不让“风俗”变成“抢劫”。 网友们的评论也充满了正能量:“我们要用理性去看待传统,拒绝扭曲的‘风俗’。”、“尊重别人,自己也会更有尊严。”、“让幸福成为婚礼的主角,而不是红包的“战场”。”正如一句话:传承文化要有底线,尊重他人才能换来真正的和谐。 朋友们,你怎么看?面对这种“拦路讨红包”的现象,我们是不是该站出来说“不”?让我们用理性和文明,守护好那些正能量的传统,让幸福的婚礼不再被“红包风波”所困扰。未来的路,还得我们自己去铺就!结婚随礼习俗 嫁姑娘习俗 出嫁女习俗



玉儿
这是拿风俗当借口拦路讹诈抢劫!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当赶紧制止杜绝,不然这世道就会更破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