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将顿涅茨克州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风电风机摧毁,而乌军在风机顶部安装的通信设备和雷达也一并被俄军摧毁。 这事儿看着是毁了个发电设备,实则藏着俄军现在打这场仗的新算盘,跟以前那打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你琢磨琢磨,乌军为啥非得把通信设备和雷达往风电风机上装? 还不是因为这玩意儿杵得高,几十米的架子戳在那儿,视野毫无遮挡,通信信号能传得老远,雷达扫描范围也比地面据点大得多。 顿涅茨克这地界本来就是前线绞肉场,乌军要调度兵力、引导无人机、给炮兵指方向,全得靠稳定的通信和侦察。 他们打着 “民用设施” 的幌子,把军事装备藏在风电里,以为能躲着俄军的眼睛,可没想到俄军早就把这点儿小心思摸透了。 这可不是俄军瞎炸电力设施,而是精准下刀。 以前俄军打乌克兰电力系统,确实没这么狠,顶多是偶尔敲一下大型电厂,威慑一下就完事儿,没成什么体系。但现在不一样了,用克里姆林宫的话说就是 “普京不再选择心善”,俄军摆明了要系统性拆乌克兰的能源网。 从哈尔科夫遭 15 枚导弹密集轰炸,到扎波罗热、苏梅州的能源设施同时遇袭,再到敖德萨被苏 - 34 投滑翔弹炸电力节点,这打击范围都覆盖乌克兰全境了,目标就一个:把乌克兰的电力命脉彻底掐断。 克拉马托尔斯克这风机就是个典型靶子。 俄军肯定是先通过电子侦察摸到了异常信号 —— 说不定就是之前对付星链那套手段,用电子战设备扫到风机上有雷达和通信波,精准定位后,一枚制导炸弹过去,既毁了乌军的 “眼睛” 和 “耳朵”,又顺带敲掉一个电力节点,一举两得。 要知道顿涅茨克前线的乌军,全靠这些隐蔽的通信点传消息,现在风机被炸,周边几公里的乌军侦察和调度都得歇菜,往前线送弹药、调援兵都得抓瞎。 更关键的是,俄军这打法算得极精。他们早看明白了,与其在前线跟乌军一寸一寸抢阵地,拼人命拼弹药,不如直接打乌克兰的能源根基。 电力这东西太关键了,不光是老百姓取暖照明用,乌军的无人机要充电、加密通信要耗电、炮兵的观瞄仪器也得靠电驱动。 现在 10 月底了,冬天眼看就要来,俄军这时候系统性毁电力网,就是要让乌克兰的冬天提前变成 “寒冬”—— 电力一断,供暖停了,供水也得受影响,城市里的日子过不下去,民众的怨气就会变成对乌政府的压力,这比在前线消灭几百个士兵管用多了。 而且你看,俄军专挑关键电力节点下手,不是见着电厂就炸。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风电是乌军军事用途的 “伪装站”,炸它是敲军事目标; 其他地方的火电厂、水电站是整个能源网的枢纽,炸了能让一片区域瘫痪。这种打法比以前零散的袭击高明太多,摆明了是算准了 “电力是乌军战争潜力的命门”,先断了电,再慢慢收拾前线的残兵。 所以说,炸个风电风机只是表象,这背后是俄军战略的彻底转向 —— 不再跟你磨磨蹭蹭拼前线,而是直接端掉你的后方根基。 乌军想藏在民用设施里搞小动作,俄军就精准揪出来打;想靠电力撑着打持久战,俄军就系统性拆你的电网。这算盘打得,可比以前光靠硬冲要精明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