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葬礼结束,为什么还会有这么恶心情况发生? 国籍争议又闹起来了,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网上到处都是说法,有人站这边,有人站那边,谁也说不服谁,事情越拖越复杂,可谁也不肯退一步。 他到底算不算爱国,这事儿谁也说不准,有人觉得他做事有分寸,有人觉得他光说不练,你问他是不是真在乎国家,他也不吭声,可逢年过节他也没落下过该做的事,你说他爱国吧,他从不喊口号,你说他不爱国吧,他心里好像又装着点什么,反正就是说不清楚。 2025年10月24日,北京八宝山,杨振宁的遗体告别仪式开了,灵堂上盖着国旗,送别的人排了很长一队,不少人路过时停下脚步,低头站一会儿,没鼓乐,没喊叫,就那么静静的,没人刻意渲染,也没人故意拔高,可就在同一天,网上开始有人嘀咕,说央视没播,官方不待见,还有人翻出他早年拿美国护照的事,骂他是叛国贼。 其实他1945年去美国,是靠奖学金去的,不是投奔,也不是逃,那时候中国还没建国,国家也没钱供那么多留学生回来,1950年美国下了禁令,不许中国留学生回中国,他想回,也回不去,1964年他拿了美国国籍,那天晚上他睡不着,他父亲杨武之到死都没原谅他,可1971年中美还没建交,他就以美籍华人的身份第一个回来访问,他是科学家,不是政客,但他这件事,让后来好多学者有了回来的路。 有人说他没搞原子弹就不爱国,这话不对,钱学森、邓稼先搞的是能马上用上的技术,中国那时候缺这个,就像缺药救命,杨振宁研究的是基础的东西,比如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场,看着没用,可后来中国搞粒子加速器、量子计算,靠的都是这些底子,1978年他帮中科大办了少年班,这是中国第一次正经培养天才小孩,潘建伟他们那批搞量子的,都是从这条路上出来的,他没回来造导弹,但他把科学的种子撒进了中国的地里。 还有人说央视没播就是官方不认,这也不对,人民日报头版发了篇长文,题目是《一位物理学家的归根之路》,里头明明白白称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讲了他的贡献,新华社也做了专题,叫《清华园里的归根居》,说他九十四岁还带学生,手稿上写着“为祖国而写”,清华校园里有个“归根居”,一直摆着他的资料,不是临时凑合的,是国家认的科学遗产,他二〇〇三年搬到清华住,二〇一五年放弃美国国籍,手续是外交部批的,不是做样子,二〇二四年清华还出了他的学术年表,说明他晚年还在参与中国的高能物理规划。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吵这个,因为不少人根本不懂理论物理,它看不见摸不着,不像造火箭、修高铁那样能让人一眼看懂,短视频平台爱用叛国者、投机者这种词,因为能蹭流量,算法一推,情绪就往上冲,美国当年奥本海默也被政治打压,后来学界一起替他翻案,中国这边杨振宁却总被翻出来讲,这不是他个人的事,是大家对科学家的理解出了问题,我们总把爱国当成回国+搞国防,可基础科学才是创新的底子,他没穿军装,但他给中国科研打下了地基。 他走了,争议还在,有人觉得他该早点回来,有人觉得他早就回来了,事实是他这些年干了不同的事,有些事不能光看回不回国,他1999年从普林斯顿退休,2003年搬进清华,2015年重新拿上中国国籍,2024年还在为中国的科学做事,这些不是作秀,是他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路,舆论可以吵,但历史会记下他真做过什么。杨振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