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欧盟急眼后,冯德莱恩跳脚 怎么也没有想到,醒来后第一个新闻竟是和欧盟有关,说冯德莱恩又跳脚了。这让人想到了《没出息》的那句:连滚带爬…… 我梳理了一下,她在德国全球对话上,说了这么两句话: 你猜她第一句先喊的啥?“欧盟必须在2030年前实现能源完全自主,不能再被外部牵着走!”说这话时,她手都在攥拳,可台下坐着的德国企业家们,脸上没一个带笑的——谁不知道,去年欧盟从美国买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是从俄罗斯进口时的3倍多?德国汽车工厂因为电费涨得太狠,都把部分生产线迁到了中国和墨西哥,冯德莱恩这声“自主”喊得越响,越像在掩饰自己的尴尬。 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句,她对着台下的外交官们说“对华合作要设‘安全红线’,不能让关键技术流出去”,可话音刚落,法国媒体就扒出,上个月法国空客刚和中国签了160架飞机的大单,连带着航空零部件的合作也谈妥了。你说这矛盾不?欧盟一边想靠中国市场救自家经济,一边又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冯德莱恩这话刚出口,就有荷兰ASML的高管在台下小声嘀咕“再这么搞,我们的光刻机都要没订单了”,这话被镜头拍下来,全网都在传。 其实冯德莱恩这“跳脚”,早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欧盟搞“碳边境税”,想让进口商品多交税,结果波兰、匈牙利这些国家率先反对——他们的钢铁厂本来就靠低价出口活着,加了税根本没人买。冯德莱恩当时在欧盟理事会里拍了桌子,可最后还是得妥协,把实施时间往后推了两年。现在又在能源和对华政策上喊口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急的不是“外部威胁”,是欧盟内部早已经散了的人心。 你再往深了想,她敢这么硬撑,背后其实是欧盟的“两难”。能源上,断了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只能靠美国接济,可美国卖的能源又贵又不稳定;经济上,欧盟去年对华出口下降了8%,但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却涨了23%,一边想赚中国的钱,一边又怕被“卡脖子”,这种左右摇摆的心态,让她在台上说话都没底气,只能靠“跳脚”来撑场面。 还有个细节特别真实,有记者拍到冯德莱恩发言间隙去后台,对着助理发脾气“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法国和中国的飞机订单?”这话被传出来后,欧盟委员会还想辟谣,结果法国经济部长直接站出来说“和中国合作对双方都好”,等于直接打了冯德莱恩的脸。说白了,她的“急”,本质上是管不住欧盟里各有心思的成员国,只能在公开场合靠强硬姿态刷存在感。 现在再看她这“连滚带爬”的样子,哪是欧盟的“掌舵人”?更像个被现实逼得没辙的“救火队员”——这边能源成本压不下来,那边成员国各自为战,对华政策又左右为难,不跳脚又能怎么办?可光跳脚没用,真要解决问题,还得先把欧盟内部的分歧捋顺了,不然再喊多少口号,也只是自欺欺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