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急眼了? 据路透社、彭博社等25日报道,当地

曼彤说世界 2025-10-26 12:25:01

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急眼了? 据路透社、彭博社等25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六,在德国柏林全球对话会议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谈及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时表示,欧方“正致力于与中方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但紧接着,她强硬威胁称,布鲁塞尔正在考虑采取一切措施以应对中方措施。 这话听着分裂,其实藏着欧盟的大难题——他们根本离不了中国稀土,却又想在中美之间摆姿态。冯德莱恩自己都承认,欧盟90%以上的稀土磁铁都来自中国,而这些磁铁恰恰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的“心脏”。大众汽车一家每月就要从中国进口2000吨稀土永磁材料,没这东西,旗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根本转不起来。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汽车工厂早就因为钕铁硼磁铁短缺停过工,厂长在内部会议上拍着桌子骂:“找澳大利亚、缅甸调货?人家的稀土原材料还得送中国精炼,绕一圈更慢!” 所谓的“一切措施”,更像慌了神的虚张声势。欧盟不是没试过自救,去年就搞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号称2030年要实现10%稀土本土开采、40%本土加工。可现实呢?法国的锂矿开采项目卡在环保审批上,德国的稀土回收厂建了两年还没投产,光审批周期就从之前的数年压缩到27个月,可这点时间根本救不了急。有业内人士算过,就算现在全速推进,欧盟要摆脱对华依赖至少得等15年,这期间他们的高端制造业只能“看中国脸色”。 冯德莱恩的强硬,一半是演给美国看的。特朗普政府9月刚号召盟友构建对华经济包围圈,要求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冯德莱恩这时候放狠话,明显是在呼应美国的要求。可她忘了,欧盟内部早吵成了一锅粥。德国车企代表在欧盟内部会议上当场反对制裁,直言在华工厂每年要进口近百万套零部件,制裁等于给自己断供;波兰、捷克这些东欧国家却一个劲附和,眼里只盯着美国的安全承诺。这种分裂的立场,让她的威胁连自家企业都不信。 更讽刺的是,欧盟骂的“出口管制”,恰恰是国际通行做法。中方早就说过,稀土相关物项有军民两用属性,管制是为了资源保护和环保,中国稀土集团也明确表示会严格落实政策。反观欧盟,一边抱怨中方管制,一边自己搞贸易保护——短短五天就对629家中企发起制裁,从钢制履带鞋到豌豆蛋白无一幸免,连WTO判过违规的“替代国”逻辑都捡了起来。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重标准,谁看了不发笑? 冯德莱恩或许没算清一笔账:中国不仅掌控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更握有完整产业链。欧盟就算从澳大利亚买了稀土原矿,最后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全球没第二个地方能实现从开采到提纯的全流程低成本生产。她嘴里的“工具箱”,无非是加征关税、搞技术壁垒那套老花样,可之前制裁中国自行车,结果本土车企成本涨了1.2万欧元,反而把生产线迁到了中国,这种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说到底,冯德莱恩的“软硬兼施”,暴露的是欧盟战略自主的缺失。既想靠中国稀土保住高端制造的饭碗,又想跟着美国讨好选民;既怕被中国“卡脖子”,又不愿承认自身产业布局的短板。中方的管制从来不是针对谁,只是在守护资源和环境,可欧盟非要往“武器化”上扯,说到底还是心虚。 真要解决问题,与其放狠话威胁,不如好好坐下来谈。毕竟中国市场还买着欧盟72%的箱包、51.7%的乘用车,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哪是“一切措施”能割裂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71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