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

韫晓生 2025-10-26 17:55:25

[中国赞]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放狠话:不交钱就裁2681人,2026年预算砍15%,连“破产”俩字都抛出来了,看着是急到火烧眉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出戏的病根全在美国身上。   (信源:搜狐网——联合国又来要钱了!这次要钱要的很绝,很干脆)   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拿着2025年的账本,在各国代表面前撂下狠话。这位执掌全球最大国际组织的“当家人”,此次罕见动怒的背后,是联合国濒临断裂的资金链。   截至10月中旬,193个成员国仅141个缴清会费,收款额不足全年应收总额的66%,比去年同期还少12个百分点,一场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正席卷这个全球治理核心平台。   联合国的 “钱袋子” 危机绝非偶然。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会费分摊遵循 “量能负担” 原则,每隔三年调整一次,家底厚实的国家多承担份额。当前美国以 22% 的分摊比例居首,中国以 20% 紧随其后,德、日分别承担8.8%和6.93%。   这本是兼顾公平与责任的制度设计,却在现实中沦为“欠费重灾区”。数据显示,美国三年应缴会费总额58亿美元,目前拖欠28亿,缺口高达48%,十年累计欠费已超百亿。   更讽刺的是,这个欠费最多的国家,一边冻结联合国拨款,一边还在削减国内养老金补贴,其社保基金已预警 2034 年将见底。   欠费的连锁反应早已显现。古特雷斯被迫推出 “节流” 方案:2025 年预算砍至 32 亿美元,较今年骤降 15%;裁撤近 19% 的岗位,2600 多名员工将面临失业;维和部队规模压缩 13%,那些在战乱地区冒着生命危险维持秩序的士兵,正因资金短缺面临撤防风险。   人道主义援助更是首当其冲,非洲粮食计划拨款被冻结,叙利亚难民营医疗物资断供,而国际移民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1.1亿人因冲突与气候变化流离失所,这些亟待救援的生命正成为财政缺口的直接受害者。   各国在“交钱”这件事上的态度,折射出复杂的全球利益博弈。欧洲多国自身受通胀困扰,对额外出资态度消极;发展中国家则直言,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积累的环境债务未清偿,如今要求共同筹资有失公允。   唯有中国始终保持“零欠费”纪录,不仅按时足额缴纳,还提前划转款项,以第二大出资国的担当为联合国托底,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 后者曾因欠费被取消投票权,却仍将缴费作为要挟联合国的筹码,甚至动辄威胁退出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财务困境,本质是全球治理责任的失衡。这个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承载着协调争端、应对气候危机、消除贫困等多重使命,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零饥饿、优质教育等 17 项目标,每一项都离不开资金支撑。   但部分国家陷入“利益独享、责任共担”的误区,将联合国视作 “免费公共产品”,不愿为全球公共事务买单。更值得警惕的是,联合国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争议,让公众对“钱是否用在刀刃上”充满疑虑,进一步削弱了出资意愿。   面对困局,国际社会已提出诸多改革方案:有人建议重构分摊机制,让经济增长快的国家合理承担更多责任;有人呼吁建立紧急储备金,应对周期性资金短缺;更多声音要求对长期欠费国实施实质性惩罚,而非仅靠道德约束。   但这些方案触及各国核心利益,协商推进举步维艰。古特雷斯此次强硬催债,既是被逼无奈的“最后通牒”,也是在为改革铺路——他清楚,若不能打破“欠费-削减服务-更不愿缴费”的恶性循环,联合国的公信力将彻底崩塌。   如今,全球正处在多重危机叠加的十字路口:地区冲突持续,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频发。这些挑战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联合国就像地球村的 “居委会”,即便存在种种不足,仍是目前唯一能凝聚全球共识的平台。   若这个平台因资金问题停摆,小国的诉求将无人倾听,国际争端可能升级为武装冲突,人道主义灾难将失去救援底线。   古特雷斯的狠话,终究是希望各国清醒认识到:缴纳会费从来不是“花钱买吆喝”,而是为全球安全与发展投资。当美国还在为28亿欠费精打细算时,中国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担当”的含义。   这场“钱袋子”危机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联合国的存续,更考验着人类能否在利益分化的世界里,守住共同发展的底线。毕竟,关起门来的算计,赢不了全球性的挑战。

0 阅读:53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