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中美博弈,为啥其他国家很少站队?因为博弈规则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坚守“不养小弟”原则,专注于经济发展,美国虽未完全放弃联盟体系,但已明确拒绝无条件补贴盟友。 只能说,以前美苏争霸那套“选边站换援助”的玩法,现在早没人买账,根源就在中美各自的路数都变了。 美国这边最明显的变化,是把“盟友补贴”的支票本彻底锁进了保险柜,甚至直接给援助加了政治紧箍咒,2025年初那波操作堪称直白,国务卿鲁比奥一纸备忘录暂停了绝大多数对外援助,90天里除了埃及、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和紧急食品援助,其他项目全停,美其名曰符合总统外交议程,这哪是援助,分明是“听话给糖,忤逆断粮”的交易。 对传统盟友更狠,G7财长会上,美国逼盟友一起对华施压,结果加拿大抱怨着美国25%的高关税,德法意顶着对等关税压力,集体跟美国玩起了婉拒效忠;北约欧洲成员国2024年军费涨了19%,23国达标GDP 2%的线,美国防长还喊“不容忍不平衡”,毕竟美国一年花9680亿美元军费,欧洲总和才4570亿,连一半都不到,以前给糖现在逼交钱,谁还愿死心塌地站队? 还有中国,干脆就压根没走“养小弟”的老路,一门心思搞不带枷锁的经济合作,咱们从不搞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反而靠实打实的项目攒人缘,2024年跟东盟5个国家的贸易额都破了千亿美元,越南、马来西亚更是超2000亿,1-7月整体贸易额冲到597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在非洲更实在,蒙内铁路6年拉了1030万旅客、2700万吨货,直接拉动肯尼亚经济涨1.5个百分点;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每天能赚100多万美元电费,还少排66万吨碳,这些项目从不说你得跟我站一队,只谈怎么一起赚钱、改善民生。 到2025年8月,24个拉美国家签了“一带一路”文件,刚跟美国闹掰的哥伦比亚转头就跟中国建战略伙伴关系,秘鲁钱凯港让当地物流快了三分之一,巴西美丽山特高压每年少排16万吨碳,没有“大哥小弟”的束缚,合作反而更纯粹。 所以,现在各国不站队的心思其实很实在:谁也别跟钱过不去,总不能为了选边站,把自家的钱袋子戳个窟窿吧? 说到底,这轮博弈的本质是“利益逻辑”取代了“阵营逻辑”,美国抱着冷战联盟的老古董,却不想再掏真金白银,暂停援助时干脆利落,催盟友掏钱时理直气壮,纯属又想当大哥又不想买单;中国不搞拉帮结派,反而靠经济实力攒下人气,各国早就不是当年随便被忽悠的愣头青,G7盟友阳奉阴违,日韩边交“保护费”边赚中国钱,这些都是明证。 这种“去站队化”不是中立,是看透了博弈的新规矩,现在的国际社会,没人愿做别人的棋子,只愿当自己的老板,未来这趋势只会更明显,毕竟谁也不傻,换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