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发展处境怎样?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

豌豆大说法 2025-10-25 17:52:00

新加坡的发展处境怎样?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是我们间接支付! 现在我们自开通航线,他不慌吗? (信息来源:大国将令 中美战略竞争,新加坡站队了?) 过去,一个国家的命运似乎就刻写在世界地图上,位置决定了一切。 新加坡的崛起,就是把这个“地理决定论”玩到了极致,但技术和基建,正用前所未有的力量,重新定义地理的价值。 新加坡的繁华,本质上是其赖以为生的“地理垄断”所创造的奇迹。如今,这个神话,似乎迎来了黄昏。 这个只有735平方公里的小岛,没什么自然资源,却能做到人均GDP世界前三,靠的就是马六甲这条黄金水道。 它的商业模式可不只是收“过路费”那么简单,而是围绕港口打造了一整套高利润的服务体系。 海运业本身就贡献了7%的GDP,养活着整整17万人。2023 年船用燃油加注量约 5100 万吨,全球占比超 25%,长期稳居全球第一。 这还没算上各种港口费、引航费和船舶维修费。 而谁是这部印钞机最核心的燃料?答案是中国。 马六甲海峡里,十艘船有六艘是中国的;新加坡港去年处理的4112.4万个集装箱里,一半以上和中国有关。 中国进口原油中约 60% 左右需经过马六甲海峡,仍是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拧巴的局面。新加坡的经济安全几乎完全押注在中国身上,但它的国家安全,却选择靠向美国。这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资金循环:用从东方贸易赚来的钱,去购买西方的军事保障。 看看那200亿美元的军费,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巩固和美国的关系上。比如,今年就计划斥资10亿美元购买4架美国的P-8A巡逻机,之前还订了20架F-35隐身战斗机。 这些投资,最终服务于它为美军提供驻军便利的战略。说白了,就是用客户的钱,来支付防范客户的“保护费”。 然而,马六甲海峡的不可替代性,正在被一个立体的全球新动脉网络彻底瓦解。这个网络从冰、陆、海三个维度,同时向新加坡的“地理垄断”发起了挑战。 先看北边,冰上丝路正在成为现实。由于波兰关了中欧班列一个重要口岸,北极航线的吸引力大增。 2023 年北极东北航道货运量约 1600 万吨,虽规模仍有限,但航线时效性优势逐渐显现。 再看大陆,钢铁动脉正直接绕开海洋。除了成熟的中欧班列,“郑和号”海公铁联运开辟了新玩法。 货物从昆明出发,经中老铁路至万象后转至泰国港口出海,全程约 7-10 天,较部分走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缩短 3-5 天,且运输稳定性更高。 最后是南方,两路并进的破局方案更是直击要害。一个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作为中国西部出海的后门,让中东石油进口的路程缩短了整整8000公里。 另一个则是在新加坡家门口开辟新航道,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已在近期动工,而传说中的泰国克拉运河一旦建成,预计将分流马六甲20-30%的船只。 所以,马六甲的重要性当然不会消失,但它作为“唯一选项”的黄金时代,确实一去不复返了。全球的物流版图,正在从一个中心辐射的模式,演变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分布式网络。 新加坡真正面临的挑战,已经不是如何守住旧日的荣光,而是在这个贸易路线多元化的新世界里,如何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不只属于新加坡,也属于所有依赖单一优势的经济体。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