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才女拒按家族剧本,刘芳菲闯央视浮沉后低调发光 1977年,刘芳菲出生于吉林

吉祥又如意 2025-10-25 16:49:03

书香才女拒按家族剧本,刘芳菲闯央视浮沉后低调发光 1977年,刘芳菲出生于吉林长春南关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宝军是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攻古典文学研究,母亲张桂兰任职于吉林省文化厅,深耕群众文化工作——这个满是书卷气的家庭,早已为她铺好清晰的“人生轨迹”:按父母期待,她该沿着“学霸路径”一路深造,考取名校研究生后进入高校或机关单位,成为和他们一样沉稳严谨的知识分子,与镜头前的聚光灯毫无交集。 天生带着温婉气质的刘芳菲,身高174cm,眉眼清秀间藏着股韧劲,皮肤白皙、鼻梁挺直,笑起来时眼底带着书卷气的柔和,却丝毫不显柔弱。学生时代的她,完美继承了父母的学霸基因,不仅稳居年级前列,更能凭一口流利的英语、日语在各类语言竞赛中崭露头角,作业本上的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就连老师都常说“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2000年,正在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刘芳菲,正按父母规划备战学术深造,偶然在校园公告栏看到“荣事达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的通知。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后,毫无专业主持基础的她,把宿舍的穿衣镜当作“练习台”,咬着筷子纠正发音,把古典文学课本里的典故改编成主持串词,每天下课后就躲在自习室反复打磨。最终,她凭借扎实的学识、从容的台风和双语优势拿下比赛二等奖,更被央视《走进非洲》栏目组导演看中,收到了试镜邀请——接到电话时,她正抱着父亲的《诗经注析》做笔记,愣了半晌才小声说:“我得先跟爸妈‘坦白’,他们还不知道我报了比赛。” 2001年初入央视,刘芳菲被分配到国际频道主持《快乐中国》,既要兼顾多语种即兴翻译,又要快速吃透陌生的节目流程。为准确解读非洲部落习俗,她写信向父亲请教,泡国图翻3本外文学术著作,把专业术语转成通俗表达;为纠正手势,让同事录片段逐帧调整,吃饭时都对着筷子练。母亲来京见她出租屋资料堆得比床高,心疼劝“回家”,她笑递脚本:“选了就不能退,再难也啃下来。” 2006年,29岁的刘芳菲首次登春晚,彩排前30分钟突接通知:新增海外华人连线串词需即刻背熟。后台攥纸手指发白的她,上场前默念父亲的“遇事不慌”,最终流畅完成,坦言“不能辜负信任我的人”。 巅峰时的她凭《经典》《我们》成“知性主持”代表,却不恋综艺炒作,休息就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随身带纸质书和笔记本。录制间隙看《红楼梦》被打趣,她认真说:“主持人是文化传递者,肚子里没货怎么聊经典?”每周一篇读书笔记,坚持十多年未断,笔记里满是节目反思与文学感悟。 2010年前后,一场无关的舆论风波意外袭来,好在经官方核查后,她未涉及任何违规行为。不愿被流言干扰的她,主动暂退一线回到长春老家,一边陪伴父母沉淀身心,帮母亲整理群众文化工作资料,一边悄悄投身社区公益,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老街区,给辖区里的孩子开“语言表达小课堂”,简单的卫衣牛仔裤加身,反倒透着卸下浮躁后的踏实从容。 近年她鲜少上央视,却运营文化自媒体亲写文案,分享读书与人文故事;多次赴云南、贵州山区,手把手教乡村教师练表达,帮孩子搭“小小广播站”。2023年,有人在大理古城书店偶遇她,蹲在书架前翻线装古籍,帆布包旁堆着批注笔记,神情专注如普通读者。 从拒按家族剧本闯央视,到浮沉中坚守热爱,刘芳菲的人生从不是坦途,却始终以韧劲对抗变数、以真诚对待生活。正如她在读书笔记里写的:“人生不必事事按剧本走,守住热爱与真诚,每一步都能发光。”这份沉心坚守,正是最动人的正能量。 本文根据央视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春晚官网、中国电视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相关信息创作 网络截图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