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加坡,怕是真的坐不住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正在一步步砸掉他们端了几十年的金饭碗! 这金饭碗不是别的,就是卡在东南亚咽喉上的马六甲海峡,那条全世界都盯着的黄金水道。 马六甲海峡这地儿有多金贵?全世界每年大概有 10 万艘商船从这儿过,小到中国出口的家电、欧洲的奢侈品,大到中东运往亚洲的原油、澳洲的铁矿石,多半得走这条道。 新加坡就刚好卡在这道上,靠收过路费、搞货物中转、做船舶维修,硬生生把港口做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 有数据算过,新加坡每年靠港口相关的收入,能占到 GDP 的近 10%,相当于每 10 块钱的经济产出里,就有 1 块来自港口。 这里面最核心的 “金主” 是谁?是中国。 中国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运量,占了海峡总货运量的 60% 还多,等于说新加坡每赚 10 块钱港口钱,至少有 6 块是中国货轮 “送” 来的。 可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拿着从中国这儿赚的钱,转头就给美国交了 “保护费”。 这些年新加坡买美国武器就没停过,前几年刚从美国订了 12 架 F-35 隐形战机,还花大价钱升级了 “宙斯盾” 驱逐舰的系统。 更关键的是,它一直让美国海军用着樟宜海军基地 —— 这个基地可是美国在东南亚的核心据点,美国的航母、核潜艇时不时就往这儿靠,等于把军事力量直接摆在了马六甲门口。 这么一算,咱们中国人先给新加坡送港口收入,新加坡再拿这钱请美国来亚太 “看场子”,你说这事儿讽刺不讽刺? 但从 2025 年 9 月开始,这个循环有点玩不下去了。 因为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在那会儿正式开通了。 你别觉得这就是条普通新航线,它直接切中了马六甲海峡的命门,也戳中了新加坡的痛点。 这条航线是中国和俄罗斯、挪威一起合作开通的,首航的船是 “中远北极号”,穿过白令海峡后,沿着俄罗斯北边的北极航道走,最后稳稳停在荷兰鹿特丹港。 这条道比走马六甲快多少?咱们算笔实在账。 传统路线从上海到鹿特丹,得绕马六甲海峡、穿印度洋、过苏伊士运河,全程大概 12000 海里,货轮开下来要 30 多天。 但北极航线不一样,全程就 8000 海里出头,20 天就能到欧洲。 光时间就省了三分之一,燃油成本还能少花 20%—— 要知道一艘大型货轮跑一趟,油钱就得几百万,省 20% 就是几十万的纯利润,哪个货运公司不心动? 更别说马六甲这地儿还不太平,偶尔有海盗不说,还得看美国海军的脸色,万一哪天出点航道封锁的事儿,损失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更让新加坡揪心的是,现在北极航线因为冬季结冰,每年大概能通航 6 个月。 但中国和俄罗斯正在合作造更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船,未来说不定能实现全年通航,到那时候,新加坡的港口生意还能保住多少? 而且中国可不止北极这一张牌。 这些年中老铁路通了,中欧班列就更不用说了,这都分流了不少原本走海运的货。 就连能源进口,中国也在找替代路 —— 从俄罗斯修了东线天然气管道,从哈萨克斯坦拉了原油管道,现在通过马六甲进口的石油,已经从之前的 80% 降到了 70% 左右。 这么多路线一起上,等于慢慢减少对马六甲的依赖,新加坡的金饭碗自然就没那么稳了。 其实不是中国故意要砸新加坡的饭碗,而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太大了,供应链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所以找替代路线,是中国为了自身安全必须做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