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美国突然宣布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

微聊生态 2025-10-25 11:55:24

就在刚刚 美国突然宣布 10月25日消息,美国通用汽车24日宣布裁员200多人,基本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理由是“业务状况”;前一天里维安刚裁了600多人,占员工总数4.5%。​​这压根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个美国车圈的“集体过冬”。通用今年都裁了好几波了,哪怕三季度日赚2.5亿,照样要砍成本凑20亿降本目标,裁员是最直接的法子。里维安更惨,亏着钱不说,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要到期,交付预期还砍了,不裁员烧不动钱。​​本质是转型转得“进退两难”。通用燃油车还能赚,但电动化慢得像蜗牛,裁设计工程师就是调整技术路线;里维安靠高价车撑着,新平价车要2026年才投产,现在只能断臂求生。 这股裁员潮早不是小打小闹,福特、特斯拉这些巨头都在列,特斯拉甚至有过超万人的裁员计划,连芯片、电池等供应链企业也跟着遭殃。大家都在砍成本,本质是电动化投入和市场回报没对上,只能先从人员开支下手。 通用裁设计工程师的操作很有说法,之前它在软件领域投入不少却没达到预期,部分新车还因软件故障延迟上市,这次裁员其实是给技术路线“纠偏”,把钱和人往更实际的地方挪。哪怕燃油车还在赚钱,也得提前为转型踩刹车调整。 里维安的困境更典型,靠高价车型撑场面本就难持久,美国电动车补贴退坡后,消费者买单意愿更低,2024年它全年销量才5万多辆,连主流市场的边都没摸到 。没有走量的平价车,光靠烧钱根本撑不到2026年。 市场端的反馈早给出信号了,2024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虽涨了7.3%,但特斯拉销量同比下滑,还跌出了品牌销量前十,Model Y更是成了SUV销量前十里唯一负增长的车型 。消费者不买账,车企自然不敢再盲目扩产。 更头疼的是供需错配,大众在德国的产能比疫情前少了50万辆,接近两个工厂的产量,却还得继续砍支出,连新电池厂都要缩减一半产能。一边是卖不动,一边是之前扩产的成本压着,裁员成了最快的解压方式。 日系车企的表现反衬出问题所在,丰田2024年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单一品牌,斯巴鲁还超越特斯拉跻身销量第八,它们靠混动和传统燃油车稳扎稳打,没在电动化上冒进,反而避开了这波寒流 。 政策变动也添了乱,美国联邦电动车补贴提高了电池本土化率要求,车企得花更多钱调整供应链,同时2025年新出台的法案又让行业政策面临变数,企业不敢再随意投钱招人 。 连福特都在收缩电动车业务,它欧洲工厂因销量不济裁了1000人,把两班制改成一班制,裁掉的全是之前为新能源储备的人员。即便整体还在盈利,也得先砍掉电动车业务的冗余成本 。 这场“过冬”本质是转型试错的代价,车企既想保住燃油车的利润基本盘,又想抢占电动车赛道,却没平衡好投入节奏和市场需求。消费者其实看得很清楚,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性价比和可靠性才是关键。你觉得这些车企是该继续硬闯电动化,还是先稳扎稳打做好现有产品?美企裁员 外企裁员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微聊生态

微聊生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