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通酣畅淋漓的对华嘴炮输出之后,德国外长尴尬地发现对方已经转过头背对自己。这位

未央秘史 2025-10-25 10:42:54

一大通酣畅淋漓的对华嘴炮输出之后,德国外长尴尬地发现对方已经转过头背对自己。这位德国外长原定的本周末来华访问的行程“延后”。 这位名叫瓦德富尔的外长,明明带着明确的经贸诉求要访华,核心是想说服中方放松关键矿产出口限制,这些资源对德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偏要在出发前先上演一出对华嘴炮大戏,仿佛不指责几句就显不出自己的存在感。 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一边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边又说要“自行决定政策的具体实施”,还把台海问题和德国利益强行捆绑,宣称“台海冲突将直接触及欧洲与德国利益”,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回避“台独”分裂才是台海和平最大威胁的核心事实。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他早在今年8月访问日本时就已经开始铺垫反华言论,和日本外相搞所谓“战略对话”,还张罗着要建“八国新合作框架”,无端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把完全不相关的事情硬扯到一起,仿佛这样就能拔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他大概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可以随便被指手画脚的对象,而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远比他想象中更离不开彼此。 从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两国贸易额高达2531亿欧元,这个数字比很多中小国家的全年GDP还要高。 德国汽车行业更是把中国当成了“第二本土市场”,近三分之一的销量都来自中国,要是没了中国市场的支撑,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业绩报表恐怕会很难看。 其实类似的剧情之前在美国身上也上演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高调宣布要访华,结果中方只用“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十个字就拆穿了他的自导自演,原因和现在德国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一边想从中国捞好处,一边又不断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早就说过,高层交往的关键在于相互尊重和言而有信,这两点做不到,再怎么吆喝访华也没用。 德国外长显然没吸取这个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把台湾牌当成了谈判筹码,却不知道这个筹码在中方眼里根本一文不值,反而会彻底断送对话的可能。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任何试图插手的行为都是在触碰红线,之前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政客,只要敢打台湾牌,最终都只能是自讨没趣。 德国外长大概以为靠着西方世界的所谓“共同价值观”,就能让中国让步,却没搞清楚,价值观不能当饭吃,德国企业需要的关键矿产、需要的庞大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平等合作来获取,而不是靠指责和施压。 从德国的经济现状来看,这种挑衅行为更显得不明智,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过去两年经济产出持续萎缩,联邦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仅为0.2%,全靠基础设施和国防领域的投资勉强拉动内需。 原本德国对美出口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美国今年以来实施的激进关税政策,让德国对美出口连续五个月环比下降,前8个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7.4%,8月份更是大跌23.5%,汽车等核心产业受冲击最严重。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两国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超越了德美贸易额,这无疑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可德国外长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得罪中国,这种操作简直像是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自己给自己挖坑。 要知道,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早就明确说过,“中国现在是并将继续是德国公司的重要市场”,这是德国工商界的广泛共识,可政客却为了一己之私的政治表演,无视整个行业的利益,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仰人鼻息的国家,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德国能提供的产品和技术,不少已经有了替代选项,而中国的市场和资源,却是德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的。 德国汽车对中国出口虽然有波动,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是其他任何市场都无法比拟的,汉堡港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货物的往来,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绑定。 德国外长大概没明白,外交访问的本质是平等对话,不是居高临下的训话,想要来华谈经贸合作,就该拿出诚意,而不是带着预设的指责和虚空的要求,更不该触碰台湾问题这种核心红线。 中国向来欢迎真诚的合作伙伴,但绝对不欢迎不讲理、不讲礼的客人,你要是想一边骂着人一边还要占便宜,那抱歉,没人有时间陪你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这次行程“延后”,其实已经是很明确的信号,既体现了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给德国政客上了生动的一课。 国际交往的规则早就变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是唯一的通行证,任何试图靠傲慢和挑衅来获取利益的行为,最终只会落得尴尬收场的结局。 德国如果还想保住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成果,还想让自己的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就该让政客们收起那些没用的政治表演,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来,毕竟经济利益才是实实在在的,政治作秀换不来订单,也换不来发展机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