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这波操作,才是真正的“硬核爱国”! 你敢信吗?一个拿过诺贝尔奖、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的老人,愣是把2000多万人民币的薪资和奖金全捐了,还卖掉美国房产,拉来1500万美元给清华建高等研究院。这哪是捐款,分明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打包给了祖国的学术事业。 80岁退休了还往课堂钻,别人劝他少上点课,他偏要一节讲够90分钟,黑板写满了就用袖子擦,生怕漏了一点知识点。学生说他讲课激动时,眼睛亮得像年轻人,哪像个耄耋老人? 现在总算懂了,为啥有人说“杨振宁是行走的学术宝库”。他捐的不只是钱,是让中国学术少走十年弯路的底气;他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在给年轻人搭梯子——怕他们摸不清方向,怕祖国留不住人才。 那些说他“晚年才回国”的人,看看这一串数字:2000万捐款、1500万美元拉来的资源、退休后雷打不动的课程……哪一样不是实打实的付出?比起空喊口号,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时间砸在课堂里的较真,才是最动人的家国情怀。 说到底,真正的伟大从不在嘴上。是明知自己年事已高,还想着“再为祖国多做一件事”;是手里握着名利,却心甘情愿当一块铺路石。这样的人,值得我们记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