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阿斯麦会毁了全球芯片业”?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实则藏着颠倒黑白的套路——荷兰先动手抢了中企资产,我们用稀土管制反击,怎么就成了“破坏世界产业”? 要知道,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本就不对中国卖,它的“唯一性”与我们无关;而我们的反击,不过是在捍卫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没打招呼就发了个公告,直接盯上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 这家公司可不是小作坊,专门做汽车上的关键芯片——像宝马的车载控制系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都得靠安世的产品供货。 而且安世早就不是亏损企业了,每年给荷兰当地缴的税都能排进外资企业前20,还雇了不少荷兰员工,本来是双赢的事。 可荷兰政府不管这些,找了个特别牵强的理由,把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搬了出来,说什么“为了维护荷兰经济安全”,二话不说就把安世在全球的三十多个账户全冻结了,还把中国派过去的CEO给撤了,换了个荷兰人当负责人。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安世在荷兰的业务只占全球的15%,真正管生产的核心工厂在东莞——芯片的组装、检测全在那儿,荷兰要“管”的企业,其实产能根本不在它境内,这跟直接抢东西没什么两样。 而且这还不是荷兰第一次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下绊子。早在2023年6月,荷兰就出台了半导体设备出口的管制条例,规定阿斯麦要卖最先进的浸润式DUV光刻机,必须先向荷兰政府申请许可证。 到了2024年9月,管制范围还扩大了,连一些中低端的半导体设备也被加了进去。 这么一折腾,阿斯麦对中国市场基本就是“断供”状态:最关键的EUV光刻机(造7纳米以下芯片必须用的)直接不让卖,连大部分DUV光刻机也拿不到许可证,最后只能卖些十几年前的旧设备。 到2024年底,阿斯麦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从之前的35%跌到了20%左右——说白了,是荷兰主动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往外推,现在倒反过来喊“中国制裁阿斯麦”,这不是欺负人记性不好吗? 再说说阿斯麦的“唯一性”到底跟我们有啥关系。这些年荷兰一直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把高端光刻机当“卡脖子”的工具,逼着中国只能自己搞研发。 通信行业的专家早就算过,全球芯片市场未来十年的增长,有60%得靠中国市场——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芯片,还是5G基站的通信芯片,中国的需求都是最大的。 可荷兰偏要跟着搞封锁,觉得离了它的光刻机中国就造不出芯片。现在中国被逼得自己研发光刻机、自己保障材料供应,荷兰又跳出来说“会毁了全球芯片业”,早干嘛去了? 当初它限制设备出口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怎么没想过阿斯麦自己会丢了最大的市场? 至于中国的稀土管制,纯粹是被逼出来的自保,跟“破坏产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可能有人不知道,光刻机看着是“高精尖”设备,其实离了稀土根本玩不转。 一台EUV光刻机里,光稀土磁体就得用十公斤以上——磁悬浮工作台要靠镝和铽来保证纳米级的精度(差一纳米,芯片就废了),镜头用的玻璃里必须加镧才能抗高温、防变形。 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更别说我们还握着90%的稀土分离技术和93%的稀土磁体制造产能。 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里面中重稀土(就是镝、铽这些关键品种)的含量还不到5%,开采成本是中国的3倍,提纯技术更是差着代——他们炼出来的稀土纯度最多到99.5%,可光刻机磁体得要99.999%的纯度,根本没法用。 而且中国这次的稀土管制,完全是依法依规来的。 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针对的是那些“军民两用”的稀土产品,连“产品里含0.1%中国稀土成分就得走审批”都写得明明白白,跟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出口管理规则一模一样,没有任何越界的地方。 可就这一下,阿斯麦立马扛不住了——他们库存的稀土只够撑八周,现在已经被迫把EUV光刻机的产能削减了15到20台,一年下来得损失32亿欧元。 不光是阿斯麦,三星、台积电的2纳米芯片量产计划也推迟了,因为他们的光刻机磁体坏了没法换; 欧洲的车企更慌,大众、宝马40%的车载芯片依赖中国供应链,特斯拉美国工厂的芯片库存只够维持两周,现在欧洲差不多有30万辆汽车面临下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