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糖友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血管一收缩,麻烦事儿就跟着来了。福州市第一医院神

上进钢琴 2025-10-24 18:14:11

天一冷,糖友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血管一收缩,麻烦事儿就跟着来了。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杨医生每年这时候都忙得脚不沾地,门诊里血糖失控、并发症冒头的患者一个接一个。很多人还蒙在鼓里,非要等到手脚发麻、心慌气短了才想起往医院跑,那可就晚了,亡羊补牢,有时也来不及。 咱们中国人的习惯,天冷了就得进补,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浓油赤酱的鸡汤轮番上阵,仿佛这样就能把寒气驱散。这想法对普通人或许是好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异于抱薪救火。高脂肪高蛋白下肚,血糖计上的数字能不飙升吗?更可怕的是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那可是会要命的。杨医生就见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位血糖本就控制不佳的男士,冬至连吃了三天羊蝎子,结果直接被送进急诊,血糖飙到接近30mmol/L,尿酮体阳性,差点把自己“补”进鬼门关。冬天饮食讲究的是一个“稳”字,粗茶淡饭,蔬菜为主,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脚上的事儿更不能马虎。有些朋友仗着家里有暖气,冬天还穿着单鞋薄袜,觉得不冷。这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糖尿病足这个大麻烦,往往就是从一次不起眼的冻伤、一个小小的伤口开始的。高血糖环境下的伤口,愈合起来难如登天。更要命的是,很多患者神经病变,对冷热痛痒的感觉变得迟钝,脚冻伤了都浑然不觉,等发现时水泡、破皮、感染早已找上门来。冬天出门,脚得比脸还金贵,厚袜子、保暖鞋一个都不能少。在家里也得小心,地板湿滑,一双不合脚的拖鞋就可能让你摔个大跟头,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那些执着于晨练的朋友们,天还没亮就迎着寒风出去跑步打太极,认为这才是养生。殊不知,这恰恰是在赌命。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压跟着往上蹿,冬天喝水又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一运动,心绞痛甚至心梗都可能被诱发。锻炼不是不行,但要讲究天时地利。等到日上三竿,气温回升再活动活动筋骨不迟。或者干脆就在家,原地踏踏步,做做广播操,哪怕像杨医生开玩笑说的,在家打打麻将活动手指,也比在寒风中逞英雄要强得多。 最让人揪心的,是很多人把“感觉”当成了血糖仪。冬天手冷,扎手指一下不出血,干脆就不测了。然后开始自我安慰:“今天不口渴,血糖肯定没事。”“感觉有点累,是不是低血糖了?”这纯粹是自欺欺人。糖尿病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很多时候症状是模糊的,甚至是骗人的。杨医生接诊过一位老太太,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最近嗜睡,一测餐后血糖,15mmol/L,她自己都惊呆了。她总以为没口干舌燥就万事大吉,哪知道高血糖早已在体内兴风作浪。血糖这东西,是靠数据说话的,不是靠猜的。 感冒发烧这类小毛病,在冬天也格外常见。很多糖友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懒得去医院。这个想法要不得。感染是血糖失控最强的催化剂,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能让血糖冲上二十多,引发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住上半个月医院都是轻的。还有,别自己乱吃感冒药,很多复方感冒药里的成分会影响血糖和心跳,用药前一定得问问医生。每年从十一月到春节,都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高峰期,这绝不是巧合。 说到底,冬天对糖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进补”也不是“猛练”,而是“别折腾”。规律吃饭,好好睡觉,按时吃药,勤测血糖,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才是真正的护身符。冬天不是逞强的时候,稳稳当当,平安过冬,比什么都重要。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

0 阅读:124
上进钢琴

上进钢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